挂水,是紫砂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很多朋友检验一把壶是否正宗的标准之一。所谓的挂水,就是指用水淋在紫砂壶表面,就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我们称之为“挂水”。
紫砂壶出现挂水,与其独特的结构有关。由于紫砂壶是双气孔结构,表面又有沙粒,所以兼具了泥性以及沙性两种特质。当热水经过紫砂壶的时候,除了蒸发掉的水分之外,一部分水面就会因为双气孔结构和颗粒感,透气不透水,截留住一部分的水,形成了所谓的挂水。
挂水算是紫砂泥料的一大特色,很多朋友用来鉴定真假,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过不同的泥料,挂水的状况也各不相同。例如低目数的朱泥,双气孔结构明显,颗粒感强,挂水自然会明显很多。
而像朱泥,由于表面的颗粒感比较少,因此挂水现象会比较少。
尤其是像小煤窑朱泥这种类型的泥料,可以说是泥性大于砂性,因此挂水会特别的少。很多的壶为了增加颜值,还会打一层蜡,那么挂水的可能性就更少了。
除此之外,是不是挂水的壶就一定是正宗的紫砂壶了呢?现在看来也不一定,例如有些机车壶的泥料虽然不正宗,但是它是本山的泥料柔和了其他的泥料以及一些化学元素制作而成的。因此泥料中依然保有一定的原来紫砂泥的特性,可能会出现局部小块的挂水。
(机车文旦壶也有挂水现象,但很快退去)
挂水只能说说是紫砂壶正宗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完全不挂水的紫砂壶,我们可以基本判定是假的,但是出现一点点的挂水,我们是不能武断的定义为正宗的紫砂壶。挂水作为紫砂壶的一种现象,也是具有一定的乐趣的,大家也可以根据挂水的多少,来判定紫砂壶的泥性好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