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偏是爱茶人,峰岭披纱歌多。白云朝阳香自酬,鸥鹭为邻。曾使嫣然动心,与卿兀自牵*。碧洲踏歌,琵芭彻亭,夸慧灵,喜境吟,痴茶苑若倚彩彤。馥郁相伴迎甘辛,犹拥芳回。念家乡,楚风飞扬,平安话吉祥!
这首压题诗,乃是中国茶叶江湖中,一位奇女子所写。早些年,中国茶文化领域也曾有过很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时候有一个大咖云集的网络茶文化平台——微茶楼,不仅有技术界的大咖助阵,还有企业界的重量级人物压台,更有文化人士击掌唱和。所以,当时的微茶楼每日里也是热气腾腾、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成为茶文化界的大事件。只可惜中国的事往往只依赖能人,随着微茶楼的“大掌柜”等人事迁动,这个平台也日渐声弱,最后便无声无息话说,当时微茶楼名动江湖之时,那有一位跑堂的奇女子,虽然貌不出众,但才压众人,一杆生花妙笔,让看客们一时慷慨激昂,弹铗而歌;一时又婉转惆怅,只叫人把栏杆拍遍;又一时亦能让人忍俊不住,几欲绝倒。如此灵动剔透的绝女子,在微茶楼淡出江湖之后,也从人们视界中销声匿迹,不知踪影了也。
大约三四年前,张士康先生首倡在贵州独山创立茶叶盛会“独山论坛”,我等有幸奉邀参与盛会。业界新老同仁齐齐云集,各自展示武功,这才忽然发现,原来这位奇女子闭门数年将那家传秘诀修炼有成,已然开山立宗,在茶叶江湖上亮出了自己的万儿,对外名号为“石泉柚子茶”。
看官,此处交代,该女子本姓龙,双名叫个群英,祖上乃世居湖南洞庭湖畔,代以耕读为业。龙群英成年后,入了广东某地*府成了一名公务员,只因天资聪颖,读书破万,故而写的一首好文章,尤其是写诗,也正应了他老爹给他起名时赋予的期望,又恰好姓龙,真是个“群英龙首”出类拔萃矣。
原来,龙女的夫君王新建乃陕西安康石泉县人氏。这石泉县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原本当属蜀地,历代朝廷因其为古“子午道”门户,地势险要,恐其归蜀,易让蜀地*阀封关割据,仿三国刘备故事,故特别将其划为陕西辖下,以保关中门户。其实此处不论山川风情,抑或古时民俗,皆与蜀地相通,而与陕北相去甚远。只是在明末,张献忠屠川之下,石泉,亦因为地处汉水之滨而不能避过,兵灾之后,至康熙年间清点名册,全县仅余余人,故清廷只得从安徽、江西、湖北等处移民以实石泉。历史上兵刀相向之地多为富饶之处,石泉亦不例外,此地虽在崇山峻岭之中,但汉江穿境而过,既有水运之便,又留下好些个平原坝子,加上降水丰沛,故植被森森,全县无一处荒山秃岭。人民生居于此,只要年景太平,无有苛捐,却也其乐淘淘,自比桃源。
大约也就是在微茶楼歇业之后,这个龙女随丈夫回到石泉家乡,包下数百亩茶山,准备真正做个茶女。此刻的茶女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意气风发,手捻龙须,欣然吟道:
几溪汇汉江,千古地未央。多少春秋事,由来最风光。山腰披薄纱,深涧蕴精华;踏云采茶去,月移啜茗来。
如此,在石泉一个叫“熨斗镇”的地方,两口子要“熨平”一切不服,在茶业江湖上扬名立万。
老夫私下为其起卦,掐住中指一算,嚯嚯,此女原本是“龙”,遇水方活,从洞庭湖畔来至汉水之滨,都有大水,且汉江乃活水,故而此龙女一定要大显神威,况且其夫姓王,这是要成就个龙王是也,乖乖隆滴咚不得了。
佛说诸事皆有因缘。只有因缘际会方得成事。石泉此地气候堪比南国,因而产有一种“酸柚”,用当地人都话来说,此种柚子“皮厚肉少子多汁酸”,很多地方都是看重了酸柚树枝粗壮,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的优点,拿酸柚树来作“砧木”,也就是用作嫁接的母树,在它之上嫁接沙田柚文旦之类的甜柚品种。殊不知上天让每一种生物存活于世间皆有其道理所在,酸柚也不例外,正是这种“酸”味,说明它含有比一般柚子甚至是其他柑橘类的品种富含更多的维生素c及其他挥发性芳香精油类物质,用句浅显易懂的话来说,即是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
万事皆有天定,洞庭湖老龙家族一直祖传有一种利用柚子制作药茶的秘方,正好石泉此地有各种上好的药材,加上地多富硒,故而茶叶中硒含量比较高,较他处茶叶中又更胜一筹。据他们自己透露:“石泉柚子茶取材石泉县当地高山富硒茶叶和柚子为主料,遵循药食同源的原则。茶叶中加入适量的佛手、桑叶、荷叶等辅料,以龙氏家传古法将炮制好的茶料装入柚子内囊后,用棉绳把口封死收紧,历九蒸九晒九烘纯手工制作,干透后,还要陈化三年才能上货架出售。”
这里,有个极易混淆的名字。在广东一带,一直有一种用蜜汁与柚子皮泡制晒干的“柚子茶”,是拿来当甜水点心冲水喝的,功能仅仅是爽口解腻。而龙女的这种柚子茶,觉得可以改成“茶柚子”以示区别,它的工艺极为复杂,且耗时费力。先要用各种天然野生药材与茶叶进行“炮制”,待茶叶吸足了药性再将其塞入掏出内核肉的酸柚中,封口、捆扎然后经过蒸、晒、烘的9次反复操作,其间要经数次重新捆扎收紧,直至最后体积缩减到原来的数分之一大小,紧实如铁,敲起来梆梆响,再放入瓮中陈化(转化)三年,方始可以上市。所以此“柚子茶”非彼“柚子皮茶”是也,看官须得仔细,认准龙女“石泉柚子茶”的招牌。
当下有股风气,乃是五四以来被人歪曲了的讲“科学”的余孽,即一边倒地认为在健康领域唯有西医才是最正宗科学的,中医自古以来既没有理论又不符合临床,乃是千古一大忽悠。殊不知说此话者,若是中国人呢,其祖上生病不知去寻得哪个西医才医好的,没有中医,恐怕今天也没有你了。我们绝不能低估先民的智慧,在中国历史上,除开战乱,从来没有发生过像欧洲那种死去几千万人的黑死病、瘟疫这样的灾难,中医功不可没。尤其是类似于龙女这种柚子茶的各种验方的功劳。其实,如今在西方,前沿医学者早已认识到了西医这种建立在柏拉图、笛卡尔哲学思想之上的这种无限微观的体系之局限,开始向中国、印度这种传统医学的智慧寻求灵感,推崇“整合医疗”,也就是说将东方的传统医疗手段与西医的精准医疗结合起来。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进步,更让西方人看到了数千年前东方哲人的伟大。其实西方人认为近来最伟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的“存在”哲学,用来反对虚无主义的利器乃是源于《道德经》,所以,西方人很难理解的海德格尔,只要读过几遍老子的中国人,读来全不费功夫。换个角度,西方医学一直引以自傲的解剖学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临床手术学,也会被用来证实中医经络理论的谬误,因为在临床解剖上找不到经络这种东西。其实,在周朝之前的商代,经常是要频繁地举行祭祀活动,每次都要用人来作为牺牲,并且在祭祀之后给各参与者分食。当年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将其儿子伯邑作为人质给纣王,纣王将伯邑用来献祭并将其肉给周文王分食之。说明古人在人体解剖上早已不陌生。(中文的“用”字,甲骨文便写作两片对称的分割人肉图像)只是后来,受到周礼反对人肉献祭的影响以及更后来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点。人体解剖才被社会所杜绝。因此,中国文化中的人体解剖概念比西方起源于文艺复兴之后的科学发现,要早很久。
现在我们说回到龙女这种柚子茶。柚子本身含有许多人体必须的磷、镁、钙等,还有大量的有机酸和挥发性芳香物等,尤其是酸柚中的高含量维生素C,这些都是一般水果所望尘莫及的,此外,石泉的柚子还很可能富硒,更是他处所不能比拟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柚子去肠胃中恶气,解酒*,治饮酒人口气,不思食、口淡,化痰止咳。(消食,解酒*,去肠胃中恶气)。
而龙女用来与茶配伍炮制的佛手,亦是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良药,其归肝、脾、肺经。版《中国药典》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在临床上发现,佛手还有扩展冠状血管、减缓心率的作用。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亦有人将其与广木香、八日扎等合用,发现有抑制肿瘤的作用。我个人猜想,佛手中的香叶木苷类*酮可能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桑叶,则平时我们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