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无权把一个生命,当作一场秀楚门的 [复制链接]

1#
本文字数+|阅读预计需要7min影视剧讲故事,必然藏着心理问题。一部好的影视剧里,一定有着不同于自己的人生体验。如何分析这些问题,如何将分析应用于个案,简单心理Uni新栏目「影音研习会」,每周都会告诉你。文|魏湘(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最近看了一部几年前的老电影《楚门的世界》感触颇深,这部电影说得是叫做楚门的男孩子,长大的过程基本顺利,除了父亲的溺水而亡和初恋女友突然消失外,他过着和所有人都差不多的日子。只是,在有妈妈和妻子的陪伴中,楚门并不那么开心,他惦念着初恋女友罗兰,一个告诉他“你的世界是假的”的女人,她被“父亲”带走了,这个父亲为了让他死心,告诉他罗兰住在一个叫做“斐济”的小岛上。楚门内心充满着对于情感的渴望。但,楚门已经习惯了这个世界,他的内心从小就有着关于恐惧感,比如因为父亲溺死而害怕水,海报对空难的宣传等等,这所有的设定都让楚门感到,他在桃源30年的生活是那么的自然而惬意,整个世界本应如此。即使,有一天,楚门已经觉察到他的世界是被电视直播的,所有人都能看到他的一举一动。但所有的设定,都很难困住一颗跳动的心,于是,楚门因为初恋女友的意外分离,那一份纯真的情感,以及女孩子眼中真诚的爱意强烈吸引着他,楚门决定要离开这无聊的世界。但这个旅程注定不是那么顺利的展开。就像楚门不得不面对:他想坐飞机,会有空难的消息告诉他。他想坐船,会有溺水的风险等待他。他想开车,会有无数个交通事故阻挡他。这一切,每个困难,都让人心生恐惧,在这个过程中,楚门也经历了无数次挣扎,就像英雄出发时,总有无数个困难等待着他。丑陋的巫婆会告诉每一个想上路的人中间有多么的危险。但同样有仙女会给他指引,就如同楚门的女友,告诉他有另外一个自由的世界可以去寻找。他在海上漂流,历经各种导演设计“人造的”风浪,终于碰到了那个“蓝天白云”的尽头,原来这是一面墙,并且还有一个出口。这是一个令人有着深刻感受的意象,看上去一望无边,其实它却是有着清晰边界的,甚至还有一道门。想一想,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大概都有着那个背后导演的存在,父母的教育,环境的限定。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条路,这条路成为我们的习惯,仿佛设定好了,如何走,会碰到什么人,要跟什么样的人结婚等等,这背后都有着一条逻辑的脉络,它左右着我们的选择。但,谁又愿意,从一如往昔的生活中跳出来,寻找习惯之外的另外“一道门”呢?就如同楚门,他从小的设定就是父亲溺水身亡,令他害怕水,这是他跳出去最有可能的一条路被堵住了,但最后他冲破了这个阻力,即使面对所有风浪的考验。所有人都告诉他外面的世界毫无意义,让他打消出去的欲望。楚门要走向那个出口时,出口是黑暗的,谁也无法知道走出去怎样,但楚门走出去的那一刻意味着他要放弃“舒适而简单的生活”,看上去“稳定而幸福的婚姻”,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乖乖男孩儿的人设”,他要剥去虚伪,试图投身一跃开始未知的“真”生活。谁又能预估到未来如何呢?他要打破的是导演在背后精心设计的“完美生活”,在他内心已经成为规则的“范本人生”,他要离开这所有的设定。荣格曾描述过一个非常类似于达芙妮神话的梦。做梦的人同样是一位年轻男性,他梦到自己在绵羊之地,也就是非独立的土地。他内心的声音在说:“我首先必须摆脱父亲。”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一条蛇在做梦者周围画了一个圈,他像一棵树那样站着,牢牢地扎根在土地上”。过分依赖父母的力量像龙一样在人格周围画成了这个具有魔力的圆。这就像是楚门的世界中水、蓝天、白云,他被控制其中,直到拼尽所有力气,宁愿选择死亡,才终于碰到了那个控制的边缘——“蓝天白云”的那堵墙。从限定到离开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很多人被童年的“围墙”所禁锢,父母就像城堡的守卫者,大部分灵*因为害怕某些惩罚,无法通过大门,在外面的世界中获得重生。而他的前女友就像是楚门世界中的引导者,就如同他平静世界中打来的一颗小石子,她的那句话“你的世界是假的”打破了他内心的平衡。他悄悄地用画报拼凑起前女友的五官,他要寻找她,这就像是唤起沉睡多年睡美人的王子,楚门可以苏醒,可以被唤起他对于生命探索的好奇心,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心曾被一个环境控制的“咒语”被解开,他的潜意识生命力量被驱动,就如同激活潜意识的内心意象和原型意象,他需要回归,也需要寻找生命深处的意义是什么。楚门打开了他的英雄之旅,在海上历险的召唤标志着命运对英雄发出了召唤,将他精神的重心从楚门所处的暗淡无力的循环转向了未知的区域。在写到这里时,我想到了佛陀的雏形,他是年幼的王子乔达摩·释迦牟尼,也是未来的佛陀,受到他父亲的保护,对有关年老、疾病、死亡或僧侣一无所知,父亲唯恐他受到遁世想法的影响。因为在乔达摩出生时,有人预言他要么成为世界之王,要么成为佛陀。偏爱王室使命的国王为儿子提供了三座宫殿和四万名舞女,目的是让他的心依恋俗世。这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待,他有着自己内心对儿子的爱,但同样这些设定,也试图阻碍着儿子走向自己的独立之路。但是所有这些看上去美好的事物,却推动着王子向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悉达多王子年纪轻轻就已经厌倦了声色犬马的生活,他变得成熟起来,等待着去迎接另一种体验。直到王子放弃这一切,去经历一无所有的贫穷,感受人生老病死的痛苦,从而走上了觉悟之旅。无论是从楚门踏出边界之门还是佛陀的解脱之旅,都要打破那习惯的力量,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放弃“母性“环境的舒适,跳出“父性“权威的控制,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走向英雄之旅的重要一步就是走上“个体化”之路。在经历放弃与冲破之后,将自己纵身一跃到失控中,但这个失控也像是旧的死去一般,这个过程包含着一个巨大的信任感,对无意识力量,对未来的不可知,但因为信任自己内心的坚定而纵身一跃。经历重新开始的挣扎,炼金一般的锤炼,才开始了一段关于这个人的探索之旅。“自我具有未完成、总是处于发展中的特性”。追求发展的事物总归要在某一方面保持开放。完结的事物是无法发展的。但不可忽略的是,开放的事物就等同暴露于危险之中。”正因为如此,永远处于父母的保护中,看似安全,但实则是自我被拘禁已无法获得发展,正如荣格所描述得那个梦,只有冲破这层保护,去面对可能的危险,才会真正踏上英雄之旅,毕竟“自我只是整合意识的中心,自性才是心灵整体的中心”。点击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抑郁

安全感

焦虑低自尊

人间愤怒

情绪症状

人际关系父亲与育儿

心理咨询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