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朝鲜游记终于出炉啦~这篇游记字数很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观看。虽然大部分照片都是由单反拍摄,但是后期懒惰的我只能用手机图凑数了,而且很多照片是在晃动的大巴车厢内拍摄,所以构图有很大的限制。最后,如果大家有兴趣去朝鲜,可以找我问一下我订的旅行社。
缘起
有一天早上我醒来,按照惯例打开手机刷微博,刷到一条新闻让我瞬间清醒,然后楞坐起来:朝鲜要改革开放了。
这么几个字看上去似乎是洋葱新闻,虚假得像个蹩脚的玩笑,但这竟然是真的。我对朝鲜的印象很模糊,基本上来源于各类媒体的报道,那近乎黑色幽默般的新闻合集。在美国多年我已经见识了太多媒体通过新闻来操纵群众的案例,特别是某些门户对中国几近黑粉一般的执念,所以我一直对新闻报道持有保留性意见。我依然记得高中*治课上,老师放了一部关于朝鲜神秘的集中营与脱北者控诉的纪录片,和之后美国同学义愤填膺的批判朝鲜人权问题。从我的经验来看,从小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观点会相对狭义,如果稍微跳出了他们所熟悉的认知范围,即是错误,而他们容易将自己那一套西方思想强加于其他社会不考虑实际的*治、经济与社会因素。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在我真正去见识朝鲜之前,我都不会对朝鲜有任何评价。
虽然这么说着,但是几年过去了我依旧没有踏出这一步,直到今年六月。似乎因为感觉改革开放在即,我所剩的机会不多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迫使我迈出了第一步。我果断联系了一家在沈阳的旅行社,然后匆匆忙忙地收拾行李,一个人赶上了下一周前往平壤的飞机。
出发
前往朝鲜,只有跟团一个选项,虽然我并不喜欢跟团,但是朝鲜旅行必须跟团,而我一个人旅行也没有额外预算订一个私人团,所以只能从众。我之前也早有耳闻朝鲜各种传言,我在出发前阅读的游记一直在渲染一种强权下的恐怖气氛:关于羊角岛饭店神秘的五楼,关于无处不在的监视,关于深夜私自脱团夜探平壤。我尽量不让自己被这些因素所影响,从而保留一个更加客观的看法。
有趣的是,在沈阳机场,与旅行社对接上后,我发现前往朝鲜的游客很大一部分是中年与老年人,而我这个年轻人在里面显得极为突兀,正当我有点担忧会和一个阿姨拼房时,发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同龄的妹子,我们俩瞬间抱团。
前往朝鲜,有几个选择,可以从北京或沈阳乘飞机,也可以从沈丹东坐火车,由于我时间有限,所以选择了从沈阳乘高丽航空前往平壤,飞行时间大概45分钟左右。可以说,我从重庆到沈阳的机票是我这趟旅行最大的花销。朝鲜的签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独的旅行许可证,一种是护照上的贴签,很多人担心护照上有朝鲜签证会影响美国签证,但其实这只是不必要的担忧。我原本打算贴签的,因为旅行证在出关前会被回收,没得纪念,但是由于我说走就走的旅行导致我来不及去贴签。
朝鲜旅行证
飞机上不允许拍照,但也阻止不了其他中国游客偷拍,似乎朝鲜的飞机也是那么的新奇,其实和我平时乘坐的飞机没什么区别,只是小了点旧了点。飞行过程中空姐给我们分发午饭,一块小小的看上去营养不良的汉堡包,中间一小薄片芝士与肉饼。出发前,中方地接人员告诉我们,一定要尝尝朝鲜汉堡,这种机会只有在高丽航空上才有。为了不浪费,我吃完了,并不好吃。
传说中的高丽航空特色汉堡
我们这个团是一群散客组成,不知为何没有囊括中方向导,所以在机场穿着朝鲜传统民族服装的两个小姐姐是我们唯二的负责人。她们俩看上去很年轻,似乎初出茅庐,两位都没有我高(我身高,后来我发现朝鲜人民平均身高也不高),其中一位有些微胖,画着淡淡的妆容,看上去很外向,另一位有些腼腆,带着人民教师版方框眼镜,但是可以看出在镜框背后是一张清秀漂亮的脸庞,两位分别叫韩朵朵与金贤姬。上了大巴,金贤姬用不是很流利的中文给我们进行讲解,话毕,她表示自己才开始接待中国旅行团,中文不是很好。而韩朵朵,说实话,如果我不是因为知道她的身份,听她的口音完全就是东北大妞。
朝鲜乡下景象,其实这张照片是禁止拍摄的,因为里面有执法人员
前往市区的路上基本上是农村,韩朵朵说,朝鲜的年轻人们都会自愿下乡劳作,帮助丰收的季节,而且朝鲜没有垃圾,因为同样也有自愿的市民来清理收拾。大概行驶了半小时后,不远处浮现出城市的天际线,一栋高耸入云与周围建筑风光格格不入的大楼映入眼帘,这三角形的建筑结构想必就是那颇负盛名的烂尾楼——柳京饭店,从这里作为起点,我的大型魔幻现实主义旅行才真正开始。
平壤
在朝鲜,特别是在平壤,我总有一种身处在一个共产主义乌托邦主题的沙盒游戏的恍惚感,平壤的市民像是及时演算出来的NPC,在特定的场景下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以增加游戏的真实感。当我在金日成广场边的河岸,看到每隔三十秒冒出来一个骑着自行车经过的市民时,我开始有些不是很自在了。不过,说是沙盒游戏,但是游客们并不具备自由探索的能力,因为各种规章制度,我们必须在向导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似乎走出了限定的地图范围便会同步失败,导致游戏崩溃重启。
每天早上平壤家庭主妇会在自发组织跳广场舞激励上班的人
平壤有很多这样的便利店
很多我阅读的游记里,游客难免透露出一种猎奇的心态和一种优越感,仿佛他们是西方殖民时期的探险家去探索未开化的亚非部落。然而我的感觉确与之相反,我在朝鲜大部分的照片是透过旅行大巴的玻璃拍摄的,因为我们很少有与朝鲜市民接触的机会,大巴的玻璃并不是单向,在我透过玻璃拍摄平壤市民时,他们也好奇地打望着车里的我们,被禁锢在大巴里的我们似乎反而才是那个被围观的被囚禁玻璃盒子里的动物。正因如此在朝鲜的整个旅程,都有弥漫着谜一般的不真实感,让我想起了《楚门的世界》,似乎我们作为游客所看见所接触的朝鲜,是朝鲜*府与人民精心营造出的一个幻境。
平壤女交警,向导解释这是平壤街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用长焦镜头偷拍的角落
对于我来说,朝鲜的精华便在平壤,我甚至打算有机会再来一次朝鲜,专门待在平壤游荡,去深度体验一下平壤生活并且去我*牵梦萦的玉流馆吃一次朝鲜冷面。朝鲜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有一种东方装饰风艺术(ArtDeco)混合构成主义掺上一勺后现代主义后的混合品既视感,说实话,我真的非常喜欢朝鲜的建筑风格,一种不失东方特色但又具有西方神韵的完美结合,甚至超脱了现在死板的城市格局,是一种全新的大型沉浸式艺术展览。
举世闻名的烂尾楼——柳京饭店
随处可见的领导人大型画像
凯旋门
与之相比,巴黎的凯旋门简直弱爆了,无论是从体积高度还是壮观度来说,平壤的凯旋门无不透露出朝鲜领导人对自己与对朝鲜的那一种近乎优越感的自信。典型的传统朝鲜风格古建筑结构精致且复杂,配上冰冷的高级花岗石,无不在彰显朝鲜人民的力量,与巴黎帝国主义殖民与侵略下暴露出奴役野心的凯旋门相比,这里的凯旋门是反奴役、光复祖国与歌颂民族独立的一座丰碑。
中朝友谊纪念塔
而中朝游戏纪念碑这里细致的浮雕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为 做出的巨大奉献与牺牲,二十块人民币的一束花也难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仰。在三鞠躬后,进入纪念碑内部,里面的壁画生动形象具体的描绘了战争的残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朝人民之间互帮互助的景象,而摆在中间的名册上,记载着在战争中献身的中国*人,其中毛岸英的名字显得非常扎眼。我不禁想吟诗一首:“苟……哦不,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金日成广场
这里如同中国的天安门广场,人民大学习堂上挂着两幅领导人的画像,虽然没有天安门广场那般宏伟,但在平壤也是壮观。特别是我去的时候正值朝鲜的阅兵典礼到来之际,所以平壤人民踊跃参与了排练演习之中,广场上遍布着密密麻麻的市民,从高处望下去,竟然整齐划一地摆成了国旗的形状,不得不佩服朝鲜人民的团结性与统一性。
万寿台大纪念碑
很可惜,我去的时候光线不好,傍晚时分是逆光,无法拍出这里壮观的景象。之前就听说在这里拍摄领导人的铜像,必须得囊括铜像全身,而向导也在此印证了这个传言。大纪念碑整体占据24万平方米,两边的群体雕塑沿扇形展开,而中心的两尊铜像高大危耸,金日成主席左手叉腰右手宣告着朝鲜的解放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而金正日将*在一旁双手叉腰面带微笑,与前者一同欣赏万景台山岗对面的江景。偶尔,可以看见朝鲜市民或者是带着红领巾的学生前来敬仰伟大的领导人,而守在纪念碑附近十米一个身着黑衣的看守徒增了一股魔幻感。
可惜不解风情妄自尊大的美国人却在谷歌地图的评论区留下来不少差评,和愚蠢的问题,比如——两位最高领导人的雕塑有多肥?金正恩是不是有一个大尻?金正恩如何去厕所?——不知主席与将*在天之灵会不会把他们拉出去续了。
少年宫
每一个朝鲜旅行团都会去一个学校,也都会去少年宫参观学生的表演。据向导说,朝鲜除了医疗免费与房屋免费分配这两福利外,*府也很注重教育,不仅小学初中高中全部义务教育,大学只要你考得上也能免费上,小初高的学生上午上课下午兴趣班,从足球篮球等运动到画画音乐等艺术爱好,专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我所来的这所中学,室外有些破旧的沙地操场上,虽然没有绿草地,但是学生们依然在刻苦的训练足球,一旁的花圃也有在辛苦劳作的学生们,树荫下的凉亭传来几声小号,似乎是交响乐团在那里操练。
走进礼堂,我有些小期待地坐在第一排,静候传说中的少年宫表演。突然音乐响起,一排演奏着乐器穿着校服的学生大步走出帷幕,其中一名走到中央,手持话筒开始唱起了听上去有些像上个世纪金曲的朝鲜语歌谣。学生们变换着位置,也有穿着朝鲜民族服装的妹子走上台跳舞,背后各式各样的乐器现场演奏,从电子琴到贝斯到吉他到手风琴到架子鼓。表演很精彩,但不知为什么我的脑海里突然弹出一种恐怖谷的印象,恐怖谷形容人类对跟他们相似到特定程度的机器人而产生的排异反应,总的来说就是学生们的表演有一种很不自在的不真实感,虽然他们是真真切切的鲜活的人,就站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奇怪的梦境里,作为一个旁观者,观赏着一场诡异的木偶秀,真与假的矛盾让我有些迷茫,直到音乐戛然而止掌声响起才讲我从梦中唤醒。而一窝蜂冲上去与学生合影的大妈大爷们,在面带尴尬笑容的学生之中显得又是那么的突兀,让我无法确定我是否真的清醒。
主体思想塔建*纪念塔
万寿台大纪念碑、人民大学习堂、金日成广场与主题思想塔四点连城一条笔直的线,似乎是整个平壤的脊梁骨。从金日成广场的河岸边远眺主题思想塔,高耸入云火炬形状的高塔是朝鲜的思想丰碑,两边极其对称的建筑无不透露出朝鲜的建筑美学,石头雕刻出的火焰是永不熄灭的明火,照亮了朝鲜未来的道路。而塔后的建*纪念碑,毛笔、锤子与镰刀三足鼎立,象征着朝鲜独立的奠基人——知识分子、工人与农民。向导告诉我,在朝鲜知识分子最受人尊敬,而其中教师更是至高无上的职业,因为有了教师才能抚育更多知识分子。
人民大学习堂
这里是我相当喜爱的一栋建筑了,传统朝鲜东方外观,浅灰绿色瓦片下白色的石柱,而内部确实大理石堆砌出的装饰风艺术风格,虽然顶端华丽的水顶灯绽放出绚烂的光芒,但是冰冷的冷色调大理石又隐约透露出阴森的气息,由于采光的限制,整体内部有一些昏暗阴冷。
但是藏书区与自习室一排窗户与明亮的照明系统点亮了室内环境,每一件房屋中心都挂着金日成主席与金正日将*的画像,在领导人的注视下学习怎不能用功。我有些好奇的瞅了一眼图书馆的电脑,没想到系统竟然是Windows98。团里朝鲜方有一个旅游大学刚刚毕业来实习的小哥,长得有点像低配的阮经天,想在我面前秀一下操作,结果电脑死机装逼失败。
图书馆有很多中文藏书,不知道我是走到了哪个分区,怎么书架上都摆的是母猪饲养操作与如何科学养鸭。
坐电梯到了大学习堂顶层,前方即是金日成广场,远处便是主体思想塔,平壤的江景一览无余,但是正当我想拍一下左右两侧的建筑时,向导阻止了我,说他们的向导手册上规定了许多能拍与不能拍的准则,大概就是只能拍好的不能拍负面的。我表示我只是很喜欢平壤的建筑,没有啥歪心思,但是向导表示她也没办法,规律就是规矩,不过我最后还是偷拍到了。
平壤地铁
朝鲜的公共交通选择很多,从有轨电车到无轨电车,从地铁到巴士,还有出租车,但是出租车价格相对昂贵,所以不是大众的首选。虽然公共交通具有多样性,但是靠谱程度还有待深究,毕竟一路上我看到了好几次无轨电车中途熄火,卡在道路半中间,阻碍了整个交通。我正想用相机记录下平壤市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推动熄火电车的一幕时,被向导严厉制止了。
平壤的地铁和其他共产主义国家——比如我之前去过的俄罗斯与乌克兰——有许多共通性,地铁都为了同时作为防空洞所以挖得非常深,我计了时间从扶梯底端到顶大概用时两分半。地铁站的装潢也是相当富丽堂皇,虽然比不上俄罗斯的色彩绚烂奢华至极,平壤地铁颇具东方低调中蕴含着无尽力量的神韵。
地铁本身也是相当复古,红白相间的外壳配上乳白色的车顶、深棕色的车厢与橄榄绿的皮质座椅,在昏暗的白炽灯下,让我有一种坐上了时空机回到过去的错觉。
行驶过程中,噪音非常之大,可以和波士顿的垃圾绿线有的一拼,车厢不停地在晃动,本身就阴沉的光线又在不断闪烁,就算此刻突然冒出一群怪物展开恐怖片模式我也不觉得奇怪。登上冗长的扶梯,一眼望不到尽头,终于在走出地铁站,阳光包裹在我身上时我才有一种真实的感觉,似乎刚刚的地铁之行只是一场奇异的梦。
羊角岛饭店
一开始由于团里都是一些大妈大爷,他们走的经济实惠路线,所以整团人都住的平壤青年饭店,把原本想去探索传说中羊角岛饭店的我给拖下了水。平壤青年饭店虽说是一级酒店,但是也就国内农家乐水平,这个之后会在住宿方面详细提及,这里就不细谈。还好在最后一天,在我的怂恿下,同行的年轻妹子跟我在和向导沟通后升级到了羊角岛饭店,虽然折腾了点,但不虚此行。
虽说羊角岛也是个特级酒店,还是只能算国内招待所水平,但是总比之前的饭店干净了许多。我们的向导韩朵朵安排另一个向导金贤姬盯梢,在办理完入住手续后,金贤姬千叮万嘱我们不要晚上跑出去,估计是被之前那些胆大妄为不守规矩的游客们吓到了,我们也不打算让她为难,所以乖乖的把我们的探索范围局限在酒店内。
羊角岛饭店不愧是接待外宾的限定酒店,配套设施很齐全,负一层有游泳池、按摩、KTV、乒乓球室、台球室、保龄球馆、理发店、裁缝与修鞋服务,可惜*场似乎是永久性关闭了,不然我也想去试试手气。
里面所有的设施都带着一股retro复古气质,特别是保龄球馆的显示器,让我想起了《辐射》系列游戏的哔哔小子。有趣的是,之前我看其他游记说KTV点歌得从一本厚厚的册子里选歌,然后通知服务员点歌,但是我这次去发现点歌设备更新换代了,及时跟进我国KTV设备。
羊角岛饭店神秘的五楼据说是监听处,在朝鲜开放旅游业初期,无数好奇的游客去探索这一都市传说,但是后来由于作死的游客太多,神秘的五楼被锁死,永远的成为了被阴暗力量笼罩的谜。不过何须作死,羊角岛饭店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景点,让我恍惚中想起了《生化奇兵》里的Rapture,一个封闭的海底两万里下的乌托邦之城,本身羊角岛饭店也是孤零零的在一处半岛上,与朝鲜市区隔绝开来,而设施设备完好的饭店,简直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社区,我完全可以脑补出一部后启示录共产主义三A大作。
妙香山
去妙香山的一路并不平坦,朝鲜的基建还是有些差劲,道路一点都不平缓,全程车身在不停地晃动摇摆,我的一把老骨头都快散架了,还好机智的我早已做好准备,带着毯子枕头上车睡觉,四五小时的车程转眼就到。
国际友谊展览馆
这里陈列了世界各国领导人与民间送给朝鲜领导人的各种礼物,里面不准拍照着实可惜,因为我可以打包票这里的展品真的让人咋舌,堪比大英博物馆,而且还都是别人送的,不是烧杀抢掠来的。里面有一对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一米多高象牙,来自香港某商户送的两米高根雕,江泽民主席送的屏风,俄罗斯官员送的完整带头熊皮,都是珍品中的珍品。里面有好几个展厅,以国家划分,可以说里面大部分精品都来自于中国,简直容纳了中国手工业的巅峰,而来自中国的赠品也在数量上更胜一筹。一边参观,我一边陷入了无限贫穷的自卑之中。
普贤寺
朝鲜一座难得保存完好的寺庙,其实佛教并不是朝鲜的主流,但是这座寺庙历史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在妙香山风景区里,一座安静惬意的存在。由于寺庙中种植了大量松树,光合作用下制造了许多新鲜的氧气,所以在这里呼吸也是一种享受。由于朝鲜没有污染,所以紫外线非常强烈,忘记带墨镜的我感觉眼睛都要瞎了。
开城
开城就是传说中的 所在地,同样也是三四个小时的晃荡的车程,再一次把我的老骨头打散,这里由于是*事重地,所以很多地方严禁拍照。一个题外话,在前往开城走出平壤时,途经一座巨大的雕塑拱门,两名身着传统服饰的女子共同抬起雕刻着南朝鲜与北朝鲜统一的地图(在朝鲜,韩国被称为南朝鲜),向导说沿着这条路开下去,四小时就能到南朝鲜,而这座拱门就是连接南朝鲜与北朝鲜的标志,朝鲜人民欢迎南朝鲜有朝一日能够重新统一。在朝鲜人民的心中,南朝鲜不过是被邪恶美帝控制了的存在,南朝鲜人民依然是他们的兄弟姐妹,而平壤市区也准备好了有朝一日团结后供南朝鲜人民入住的高楼大厦,而且朝鲜*府也打算统一后采取一国两制*策。不知“Koreaisone”的这个梦想,也许只是北朝鲜的一厢情愿。
哦对,开城的纪念品和特产是最便宜的。
板门店 停战谈判会场
这里就是当年 停战美朝双方签署停战协定的地方,桌面上依旧陈列了当时美朝两国还有联合国的旗帜与停战协定。
的标志就是那一排蓝色的房子,我看了总有些唏嘘,因为也许是来自同样被分裂过的国家,所以看着两岸看守的士兵,虽然他们来自同一民族说着基本上同一语言,但是背后的国家与*府却被各方力量割据摆布。
高丽博物馆
高丽博物馆有些简陋,倒是很多文物上的中文倒是增添了几分乐趣。在博物馆外的纪念品店,我买了一张明信片,还麻烦旅游大学的小哥帮我用朝鲜语写:共产主义万岁。中途回了一趟英国的我,不知道这张明信片是否已经成功寄到我家。
不要吐槽我小学生字迹,我已经好多年没写过中文了,字丑正常
万景台金日成故居
金日成在这里长大,他的父母是地主家的守墓人,地主给他们家分了一个小屋,没想到守墓人的儿子闯出了大名堂。小屋附近有口井,许多游客在这里接水喝,大概就是老一套迷信说什么喝了这口井里的水以后可以搞事情,但是鉴于周围的人都共用一个瓢,怕得乙肝的我用手接了点喝,挺清凉的。
附注
关于吃
整个朝鲜之行吃方面其实还行,我觉得朝鲜人民如此好面子应该是把他们最好的东西都给游客们了,但是头一天的餐食实在一言难尽,除了米饭基本上都是凉菜,清汤寡水的炒菜和死不瞑目的炸鱼。
第二天朝鲜特色的铜饭倒是让我眼前一亮,但是中看不中用,还是冷菜。还好我额外自费了一壶人参鸡汤给自己进补,味道还不错,鸡肉里塞了糯米和一根人参,吃了一口人参,感觉一股力量直冲我天灵盖。
这可是当年高丽皇宫贵族专用的铜饭啊
晚上吃的朝鲜火锅,有点像日本寿喜烧,也是清汤寡水,感觉一般,最好吃的还是我自费点的朝鲜冷面,第一次吃冷面的我瞬间爱上了!为什么我以前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虽然二十块一碗我也认了!
最后一天的烤鸭肉也是很好吃了,沾上朝鲜辣酱非常鲜美,和在平日吃的韩国烤肉差不多,但是烤鸭肉还是第一次,不过我还是忍不住又自费了两碗冷面。
关于住
就像我之前说的,平壤的酒店就算是特级也是国内招待所水平,很小很阴暗。头两晚住的青年饭店被褥还有些湿润,厕所和淋浴间的砖瓦都在脱落,毛巾跟搓澡巾一样,感觉饱受风霜,还好我自带了一张毯子和浴巾。整个饭店都弥漫着一种陈旧腐烂的味道,有些难受。羊角岛稍微好一些,淋浴间与厕所还是比较干净,虽然房间整体还是很阴暗,但是被子至少是干的。两个酒店的早饭都不好吃,基本上就是稀饭馒头和榨菜。
青年饭店真的很寒酸了……
上羊角岛饭店已经好很多了……
关于通讯
朝鲜全程没有信号,当然你可以选择话费美金高价去办理一张朝鲜电话卡,但是过程听说很麻烦,所以建议大家这几天就好好享受一下与世隔绝的滋味,不过相较于我上次在北极断网一个月来说已经很好受了。朝鲜本地是有局域网的,我偶尔余光扫过电梯里的朝鲜人,看见他们也在观看类似新闻之类的APP。以及,询问向导后,她告诉我朝鲜也有国产智能手机,叫阿里郎。
关于向导
我还蛮喜欢我这次的两位向导,第一位向导韩朵朵中文非常好,口音就是东北人,而且也很会抛梗接梗,颜艺也是非常可爱。感觉她应该出生于平壤社会较高阶层,也应该是父母的宝贝。果不其然,她是家里的独生女,父亲是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而另一位向导金贤姬她听说我在英国留学,经常用英语跟我交流,她的英语真的非常好,没有什么口音,一想到她在朝鲜学的英语,还没有出过国,真的很厉害了。她还告诉我她的中文是自学的,这是她第一次接待中国团队,之前都是接待的越南团,所以她也会越南语,我真的五体投地。
关于购物
很奇怪的是,一般来说旅行团带游客去购物,游客们唯恐不及,但是在朝鲜,那些平时有些抠门的大妈大爷们趋之若鹜,不停地缠着向导问什么时候去购物。朝鲜的特产就是高丽人参,从食补到护肤品,甚至还有三块钱一个的肥皂(请各位收到肥皂作为礼物的朋友们不要打我),同样出名的还有朝鲜铜器。有些特产,比如老虎骨酒由于中国海关禁止入境,所以最好不要购买。还有一些共产主义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宣传画也是很有意思的。消费货币用人民币最佳,也收美金,但是别指望他们找你朝鲜币。
关于摄影
朝鲜是可以拍照的!但是有很多限制。比如不能拍*人(我拍了),不能拍农村(我拍了),不能拍不好的景象(我还是拍了),不能带50m以上镜头(我带了m长焦),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学我作死,不然只能在*治新闻上看到你们了。一个轶事,我在国际友谊展览馆的纪念品店乱逛时,有一位朝鲜人凑到我旁边打量我的相机,我当时差点吓岔气,因为他在打量我的六百米黑卡,我都开始脑补我的相机被没收了,结果他用蹩脚的中文问我相机都少钱,我转眼看见了他肩上挂着的尼康,估摸着是朝鲜摄影师,我匆匆给他讲了价格就溜了溜了。
最后
来之前,看了许多危言耸听的游记,让我有点担心在朝鲜的所作所为,但是实际上朝鲜的整个旅程还是相当顺利,除了朝鲜的路着实很差外,这里的游览还是相当有趣,很多方面也没用难么恐怖。整个朝鲜像是一个时空胶囊,停留在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六七十年代,想必我的父辈们看到这番景象一定感慨万千。但我们作为游客所看到的是朝鲜*府想让我们看到的,一个精心维护下的景象,不一定是真正的朝鲜,而真正的朝鲜又是如何,我也不能下定论,只能通过我拍下的照片记录下这个神奇的国度。真实存在,但是感觉触不可及。
最后,朝鲜冷面使我快乐!
END
夏侯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