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人间有味是清欢,味至浓时是 [复制链接]

1#

ldquo人间有味是清欢,味至浓时是

“天地之间,再简单的食物都有自己的灵*。”

1

第一次在林忠伟的餐厅门口遇到他之前,我已在网上见过他许多次。

从年至今,他的餐厅已从“大排档”日渐发展成4家连锁海鲜楼,成为莆田菜中一支家喻户晓的旗帜。

人们不仅在线上推崇这位名厨,若在线下向家乡朋友提起这个名字,他们也势必会答:“知道,名厨,大名人。”

见过林忠伟的人,都对他宽厚的肩膀和手臂印象深刻,那是常年掌勺,岁月留给他的勋章。他的标志还有那发长不超3毫米的平头,平头下是浓眉、小眼,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再配一口乡音,来客无需上桌,已知“莆田味”。

林忠伟

年生,莆田人

“阿伟海鲜楼”创始人

福建闽菜大师

缘分使然,那天下午正好还有一支来自北京的文化宣传团队到访。年,他们驻守莆田,了解、拍摄元宵与妈祖庆典。时隔一年,他们携着样片,特意前来感谢这位名厨当初不遗余力的支持。

在去凤凰山看样片的路上,林忠伟有点遗憾的说:“我们自己对家乡的文化都不够重视。做人不能忘本,很多人出国了,回来赚中国人的钱,又出去说中国不好。”

和所有护短的莆田人一样,他也不允许别人亵渎自己的家乡,他对家乡的感情还直接体现在对家乡美食的坚守上。

那个晚上我们围坐一起,静候一道道佳肴出场,炒米粉、拔丝芋头、荔枝肉、干煎小海鱼、白灼虾蛄…….

在冬季,它们在这片土地上随处可见,不华贵但朴实真诚,没用特殊调料包裹,却吃得众人不忍释筷。

作为一名常年在外的莆田人,我的舌头早已习惯各种调料对食物的修饰,而那顿晚餐,却唤醒我放置角落尘封已久的记忆。

我的老家在忠门海边,年少时,大婶、母亲和奶奶经常下海拿海鲜,夏天的花蛤、秋天的蛏、冬天的牡蛎和苦螺……她们拿回来也不做特别处理,烧个水、放点盐,煮熟之后便出锅了。

堂兄妹几个每次都吃的肚子圆滚滚,特别是吃带壳的海鲜,一个季节过去,壳也就堆满院前老榕树的树脚。

后来求学工作在外,我经常被外地朋友嘲笑吃不了辣,却也想不起食材携着自然本味匆匆闯入口腔的感觉,而那一刻,我的记忆跟着味蕾一起复苏了。

2

不止是我,每一位来过的人,都说林忠伟炒的莆田菜是几十年前的味道。如果有远方来客止不住好奇问他秘诀,他肯定会告诉你:“就是挑好的食材,自然给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莆田菜的特点确实如此——“原料之取尽山尽海,其味之用葆其本真。”

在中国版图上,莆田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润,四时有节,同时背山面海,尽得山海之利。

依山,香菇、竹笋、薏仁、散养的走地鸡、鸭、羊等,都在餐桌上寻常所见;漫长的浅海滩涂,海蛎、老蛏、鱼鲜、紫菜、鲍鱼等海鲜佳品,常年不绝;更有荔枝、龙眼、枇杷、文旦柚等四大名果闻名遐迩……

历史上,关于莆田盛产美味食材,还传有诸多轶事,随举一例——

南宋时,*公度和陈俊卿两位莆田学子双双荣登金榜,*公度中状元,陈俊卿是亚魁。两人参加殿试,面试题为家乡有何特产?*公度引经据典介绍:“披绵*雀秀,通印子魚肥"。陈俊卿则想起家在华亭松柏崙,后山遍地松柏参天,于是对曰:"山痩出松柏,家贫子读书。"

且不论二人的回答孰高孰低,仅看状元公能在金銮殿上大谈家乡美食,便可知莆田饮食对当地士子滋养之深。

就这样,我的家乡人民利用山与海赐予的朴素而丰富的食材,通过蒸、煎、炒、熘、焖、炖、卤、炸等40多种方式烹饪,形成尽可能体现食材本身丰富而多变的味道,不以调料之味喧宾夺主,又能以恰如其分的点睛之笔来提升食材的鲜美;不以深度加工破坏食材原貌,又让食材相融入味,口感饱满的丰富底蕴。

最难忘的是这一碗卤面

林忠伟对自然、对食材的感受极为敏锐,所有食材在他眼前皆无处遁形,他只需用眼睛看、用手摸就能判断出好坏。

比如挑只毛蟹,拿起来就知它有几分膏,两只之间差一钱还是二钱,扫一眼就能下结论。其他食材也是如此,只需看看,便知它们来自何方,新鲜与否。

他的脑海里装有食材闹钟,一到当季菜甜鱼肥之时,就会自动作响。即使在供货商都以向他提供食材为荣的今天,他还是经常亲自上山、下海去寻找食材,有时爬山数公里,只为两颗笋。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若将一道美食比作一副受万人推崇的书法,新鲜食材也只是那上好的笔墨纸砚,它们能否成为名作,还看执笔之人。

3

在林忠伟的老朋友眼里,他们都觉得他是天生的厨师,说他在9岁时,就能用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征服方圆两公里所有老太太。

当事人听到“损友”在揭自己老底,笑说:“那其实就是意外。”

与大部分70后一样,林忠伟的童年也是在贫瘠中度过。父母下地务农,作为长子便担起做家务的责任。

小孩都贪玩,每次烧柴做饭,他总是煮到9分熟就迫不及待拢灰把火盖住,人跑出去和小伙伴玩弹珠。

等看到大人回来的身影,再跑回去把灰扒开,抓把草放在火星上,让它瞬间燃起。这把喷火能让一直闷着的米饭迅速涨起,变得香而蓬松,锅底有了锅巴却不焦。

也因为这一锅香味四溢的米饭,街坊四邻纷纷跑来向他“取经”,这对9岁小孩来说无疑是莫大鼓舞。

听到这里,坐在一旁看他从小长到大的长辈笑着斥责:“他后来就不好好学习,把‘聪明花’都开在炒菜、做饭上。”

待到16岁,大人将他放在人生十字路口时,黑白电视机也走进寻常百姓家。在那个封闭的年代,还是电视里一位香港女明星把他推上“厨师”这条路。

他至今还模糊记得那个画面,有位记者问那位女明星,“你先生的职业是什么?”女明星答,是一位厨师。那时他才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厨师这个职业,厨师还能娶到女明星。

时隔多年,他已经成了名厨,但那位女明星的名字,他想了老半天还是想不起来,因为之后的日子便淹没在学徒生涯中。

在过去,无论哪个行业,师徒关系都亲如父子。师父手把手、毫无保留地传授,从挑食材、处理食材、练刀工、掌勺……一步步扎扎实实地来。徒弟则帮师父做家务,勤勤恳恳地报答。

人们常说,“这世界不怕聪明的人,也不怕勤奋的人,最怕的是又聪明又勤奋的人。”想来这句话在林忠伟身上就能得到佐证。

待3年师满,从学徒到任其他餐厅主厨,即使离开6年,还会有人去找老板问他去哪了。

等年自立门户,他在荔城大道第一家店开业起,每餐餐桌都要从室内排到马路边,一次百来桌。

那年夏天,有位知名企业老总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坐在马路边吃他炒的菜,末了大赞:“我吃遍全世界,就今天吃的最痛快。”

4

家乡美食和家乡人成就了林忠伟的事业,也成就了他的性格。

从包厢转移到茶室,刚坐下没多久,就有人打电话进来,问他蚕豆怎么煮比较好吃?他先问这蚕豆是新鲜的、还是晒干的、有没有泡水、泡了多久,最后才详细告诉对方烹饪步骤。

这种情况也经常发生在莆田青蓝联里。

同为青蓝联协会一员,林建*经常看到有人向他讨教菜谱,且问得极为细致,而他始终很有耐心,一步步认真告知,即使同行相询,也是全盘托出。每到这时,这位木雕大师就对老大哥的厚道和胸怀赞叹不已。

林忠伟的茶桌前总是人来人往,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对他的评价却是高度一致,那就是——“厚道”。他自己也开玩笑说:“我不会炒菜,我只是会做人,做个厚道人。”

近30年,时代快速发展也让餐饮行业风向跟着瞬息万变,在随时会被大众品味淘汰又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普通餐厅寿命平均不过两三年,他却十几年如一日,走得扎扎实实且越来越远。

中国人的世界是舌尖上的世界,美食会告诉你这世间所有的哲理。他觉得,一直以来是家乡绵延千年,追求本土、本味的美食文化在提醒自己:“无论时代怎么变,无论你在哪里,身处什么位置,你都要保留原来的样子,不能忘记自己是谁,去做好该做的事。”

《莆田菜一百二十例》

所以,青年时代,他把精力放在认真学厨,未来做一位优秀厨师上;

在其他餐厅当主厨时,考虑的是怎么抓住客人的胃、留住客人;

待有了自己的餐厅,他定下的目标便是成为榜样,这榜样不仅是在餐桌上的美食,还有许多看不到的细节。

在年油事件爆发之前,他用的油始终是一桶桶正宗花生油;在人们还不知什么是“荧光纸”时,他已在恒安专属定制餐厅纸巾,那时有位顾客拿下眼镜,用他的纸边擦边说:“只有你的纸,我才敢拿来擦眼镜。”

而在我们习惯用泡沫盒打包的时期,他已经用了可以放在微波炉里加热且有环保标志的塑料盒。每位把饭菜打包回家的食客,都舍不得把这打包盒扔掉,洗洗还能拿来放水果、盛剩饭。

有趣的是,他的餐厅还经常“缺”盘子,那些盘子都是他从各地淘来的,食客看着好看,说想买回去,他便直接送。提起盘子,他又笑了,说:“现在我们那个小区,80%的盘子都是我的。”

老朋友还透露,每到春节,在物价疯涨的莆田,只有他的餐厅坚决不涨价。春节期间与他熟识的朋友想买海鲜,还会直接去他店里挑,因为不仅新鲜还比市场便宜。

然而做这些,他希望食客给出的回应,只是尊重自然赐予的食材,尊重他烹饪出来的食物。

他对客人的印象仅取决于对方对食物的珍视程度,无关乎身份或消费多少。若有人特意赶来只为吃一碗卤面,他也会非常开心,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好的褒奖。

无怪乎老饕们常说:“看到林忠伟炒的菜,就看到这个人。”想来大家品的不仅是地道故乡味,还有那扎根于这片土地,与“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如出一辙的朴实与淡然。

本文图片、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感谢莆田图书馆副馆长张翔先生

为本人了解家乡美食历史文化提供支持与帮助

——END——

往期推荐

林建*:既被命运选中,就要努力划下一道光亮

林文锋,小县城里那个慢悠悠的大漆手艺人

他是「中国演画第一人」,商演无数,却还让老母亲住着旧土房

致朴

用朴实有趣的文字

记录有态度的生命

新浪微博:

柳虫子

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