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清华,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党支部书记,任职以来,始终把发展壮大产业,促进百姓致富作为工作目标。
为了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我围绕“抓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思路,全村先后完成种植亩柑橘、亩文旦柚、亩优质稻、亩中药材和亩鱼苗繁殖基地,发展养殖示范户户、微型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7家、个体工商户7家。这些产业和企业解决了老百姓就近就业,收入明显增加。
村容寨貌
解决了老百姓的收入问题后,我的工作重点放在改变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上,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村进行综合治理。
全村新建楼房,全部消除茅屋土墙,安装盏路灯,果皮箱80个,并建成村活动室、农民文化活动室等;目前,实现了人畜饮水、灌溉渠道、生产便道、硬化寨道、亮化工程5个全覆盖。
百香果产业
在村容村貌整治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我紧扣乡村振兴的主题,创建村级企业园区,形成集体经济的“聚宝盆”。为了让入驻企业“进得来、能发展”,我秉承“服务企业”的理念,依托村支两委的培训基地,积极邀请县内外职业技术院校专家到村授课,让工人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帮助企业改进工艺。针对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证照办理进度缓慢等问题,我主动到工商、质监、安监等部门协调,帮助企业尽快持证投入生产经营。目前,骨干企业寨碧精米加工厂年销售额近万元、木器工艺品厂年销售额达多万元、绍锋家具城年销售额达多万元、民族仿古家具城年销售额达1多万元。园区创税70余万元,每年给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带动就业余人。
通过近年来的大家的共同奋斗,寨碧村从“走路不湿鞋,喝水不用抬,煮饭不用柴”,到“让群众荷包鼓起来、粮仓满起来、新房盖起来”,发展为“村容寨貌美起来、人人谈吐雅起来、家家户户靓起来”的变化历程。
王清华
脱贫后,要奔小康,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我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下一步,除进一步壮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外,我村的目标是“率先在全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实现“每亩农田年产值达到1万元以上、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王清华,男,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荣获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十佳”人物称号,曾经参加全国创先进争优座谈会;获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全省首届“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国家司法部授予的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称号、“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
通讯员潘胜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锦焘 整理
编辑黄昕蕊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