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今雅学,育大气英才。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一直以来探寻博雅文化视觉下的办学特色,让博雅教育契合育英学校的发展之路、内涵气质,让教师“走心”工作,让学生“走心”学习,创造了一所独具魅力的生态学校。
育好“生态”让“群雁”高飞
育英在探索与实践中发现了一个秘密:一切答案都指向教师。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立校之本。简言之,学校的管理若能给教师提供一种“暖心、走心、入心”的能量,就会有好的教育发生。
这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寄宿学校,现有70个班级,学生多人,教职员工名。学校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理念,通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文化教养和道德涵化,弘扬博雅精神,建设博雅校园,培养博雅学子,成就博雅教师,让博雅文化成为校园的主旋律,让博雅气质成为师生的主特征,让博学雅正成为学校的主色调。
学校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是每个育英人的发展追求,而构筑一片蓝天,让“大雁”不再孤飞,则是育英团队建设的主线。“在这里,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团队。”该校李颖方老师说,育英至少有60%的老师有能力到别的民办学校去拿高额的年薪,但大家不在乎多拿几万元钱,都愿意留在育英,为什么?因为这里有一个很好的“生态”。
除了增强教师的工作安全感、家庭归属感、生活幸福感,育英十分注重提升教师的事业成就感。近年来,育英把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讲政治、识大局、专业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育英博雅教师形象,通过形象塑造、理念引领、全力执行、“四格进阶”为教师成长搭建进步阶梯;树立育英教师博雅课堂自觉追求意识,提出尊重博爱、开放探究、轻负高质、深度思维四个要求,进而培养人格完善、最优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
育英以名师工作室、“一师一品”计划、读书研修、学术月、魅力课堂等作为教师提升的手段,对博雅教师实施优才计划、学术成果计划、菁才计划和“彩虹质量计划”等系列奖励计划,为博雅教师提供优渥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上升通道。做一名博雅教师,研发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已成为育英教师的一种自觉追求。
“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创新品质、高标要求,建设结果导向评价体系,立足校情,稳中有序推进学校博雅教育体系建设,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面发展型人才。”俞国平校长说,当下,博雅教育的整体架构,是育英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学校正全力编写《博雅教育在育英》一书,让博雅教育以一种全新的架构,为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强力的助推。
黄君频:在校没有一个人的事
20年前,21岁的江西女孩黄君频,毅然从江西来育英执教。“作为家里的独生女,虽然爷爷奶奶、父母都很不舍,可我还是追求自己的梦想。”黄君频说,当时作为年轻教师,她被分到单人宿舍。爷爷奶奶思孙女心切,经常来学校探望,校领导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她更换了一个套间,方便家人探望居住,这让她尤为感动。
更让黄君频老师难忘的,一次爷爷来学校探望,突发心脏病急需住院,可她身边钱不够。她赶紧跑到校财务室,申请先预支一些钱,但校财务室表示,老师预支没有先例,要校领导同意。黄君频赶到校领导办公室,校领导表示,学校确实没有此先例,但这事,他私人先借钱。当即拿了2万元给她。
“在育英,没有一个人的事。”黄君频提到英语组时,十分感动。她说,刚来学校第一周,每天上课,校长都会亲自坐在教室里听课,让她十分紧张,但校长从来不会指责,就是哪里不当,都是以商量的口气事后慢慢探讨,这让她进步很快。
她每天十分用心地备课,十年间,她已成为校英语骨干老师,一些重大的教研活动都落到她的身上。每次承担大型教研活动,都有几位老师一起陪同,晚上磨课时,几位老师都陪在旁边一起探讨。每天晚上,校长也都会过来助阵。一次,全省的教研活动在育英举办,黄君频前前后后跑,每一位老师都全力以赴,那是寒冬,黄君频和几位老师每天都是备课到凌晨2时许。回忆起这些,黄君频从心底里感恩。
居晓红:种下“万物皆数”的种子
31岁的居晓红是一位有1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责任大于能力,做有教育情怀的人。”这也是她常记在心中的一句话。硕士毕业的她被评为“省优秀毕业生”,年,她婉拒导师留校邀请义无反顾地来到育英学校。很多人不解,但她认为能为家乡的基础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很值得,而她也深爱着育英。她说,这里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与很多优秀的同事,一起学习成长。在育英教书的这些年,居晓红谦虚好学,曾参与“中国好老师”公益计划前往四川省阿坝州援教,在市图书馆“春泥计划”中担任讲师,连续数次在乐清市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中承担示范课及讲座,全国奥数竞赛一等奖优秀指导师。作为数学老师,居晓红常思考如何在课堂上挖掘知识深度拓展宽度,让很多学习数学有为难情绪的低年龄段孩子,感觉学习数学是件快乐的事,她三年来不断钻研数学绘本阅读,将课本知识和数学绘本整合,通过数学绘本课、数学绘本续编、数学绘本剧表演、自创数学绘本、数学读写绘等方式让数学美好地与学生相遇,并在这些小小的心田里种下“万物皆数”的种子。《小老鼠偷蜂蜜》《蚂蚁分家》……课堂上,学生们跟着居晓红“玩转数学”。可这背后离不开她默默地付出,有时为了编写数学绘本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点查阅资料,她常在办公室忙碌到凌晨1时许,但她认为只要学生学得开心就很欣慰。
胡文旦:团队引领她一路蜕变
从一个青涩的语文老师成长为同事们口中的“一等奖专业户”,乐清市小学语文骨干研修班学员,育英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胡文旦仅仅用了三年时间。
胡文旦说,三年前,她有幸跟随俞国平校长到南岳二小展示阅读公开课《生气汤》,课后俞校长关于儿童阅读的讲座让她心潮澎湃,原来语文教学可以那么有力量。而当时还有一幕也让她记忆犹新:一名课堂上极内敛的学生在上完课后悄悄躲到教室门口,羞涩地送她一架画着笑脸的纸飞机,希望她每天开心。这架纸飞机至今被胡文旦珍藏着。“这架纸飞机提醒着我,认真上好每节课,不求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哪怕能给一个孩子的心灵上洒下一丁点滋养,这节课便成功了。”
美丽的育英见证了胡文旦一路的蜕变,强大的育英团队更引领她专业的精进。“俞校长和陈传敏老师经常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指导我上课;逢公开课,教研组长刘楠楠老师更是耐性地帮助我磨课;工作上有难题,丁蕾老师总能在困境中给予我满满的正能量;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同年级的老师是我最坚实的支持。”胡文旦说,在上进的团队中,她深知自己的渺小,于是除大量阅读外,哪里有学习,她便厚着脸皮去蹭课,优秀的课例她会做成实录,再将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加入自己的思考,如此反复,让她对语文教学颇有心得。
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