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杜妍茶壶
TUhjnbcbe - 2021/3/30 13:36:00

茶壶

杜妍

岁暮清欢,冬来无恙,点滴光影沿着岁月的脉络,携一剪悠然,盈满清香。

——题记

婚后,父送我一茶壶,极普通的模样与材质,平凡如街边随处可见,作为新婚礼物,让人费解。

我不是喜茶之人,对其知之甚少,更毋说茶壶。父却有三喜,喜书,喜茶,喜烹饪。潜移默化中,他总唤我一起喝茶,尤以熟普为最,说其性温,暖胃,润之无声。他亦有很多茶壶,我不懂其道,也从未一探究竟,只知每次饮茶时,总用一状浑圆、嘴小巧之壶,名曰文旦,我也只作顺手之解。

记忆中,儿时与父并不亲近。他有些严厉,不苟言笑,给人以距离感。除却孩童时接送我上下学,周末做一餐美味的饭菜之外,就是对我的严苛与沉默。他的严苛不无道理,在规矩、是非、礼节之前,绝没有一丝人情可言;他的沉默也不容置疑,只要闲散时光,就是一卷书、一盏茶,寂静无言,更不允许我发出什么声响,只得同他一道,或写作业,或读书。

起初,我是个静不下来的人,只是倔强不得法,屈从于他的规矩。看书时天马行空,或发呆,或遐想,只做假装之状,心中一方暗自窃喜,自觉奇思妙想甚多,一直发呆下去,也比书本有趣;一方洋洋得意,父只能约束我的行为,如何控制我叛逆的思维。但久之甚觉无趣,偶尔也会被书中情节吸引,不知觉被文字羁绊,有了难舍之意。

随年龄渐长,父会推荐一些书目与我一同阅读。我总被情节吸引,时常忍不住先看结尾,再草草浏览,似有一目十行的本领。反观我父,一字一句慢慢读来,总纠结书中细微处,问我何解。大多我都哑口无言,好像一本书生出了两个版本,不是不明其意,而是根本未曾相见。我父执著,一个问题定要刨根究底。我无可奈何,读一遍后,还得翻来覆去找寻数次,再联系前后多番探究,才算作罢。如此,我亦跟随他的节奏,一字一句,慢慢品读。

中学时代,被课业所扰,难得有机会与父一起读书。父仍旧寡言,除照顾我的饮食起居之外,一壶茶、一卷书,我作业到深夜,他亦陪到深夜。从那时起,这个名曰“文旦”的茶壶已经来到他的案头,并尝试与我一同喝茶,只是苦涩的口感并不能讨得我的欢喜,不得已时只当解渴之用。

高考前,因成绩不佳,母亲与父有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原因是模拟考前的紧张时刻,我被发现以购买资料、复习功课的名义,偷买了许多余华、史铁生等人的书籍,并偷偷阅读。母亲斥责我不务正业、不分主次,责怪父亲对我从不管教、放任自流,并将我成绩不佳归于父亲带我看课外书的缘由,与父冷战许久。其实,我语文成绩甚好,这是读书的功劳,但整体成绩欠佳,是不肯用功的缘故(当时我亦作学业与我无缘,开蒙太晚之解),并非被“闲书”所误。我明白母亲的焦虑与担忧,但所谓的“闲书”,其实也是解压利器,陪我熬过了很多个青春期辗转难眠的夜晚,度过了很多想要叛逆的时刻,让我平稳、淡定的结束了我的学生时代。

成年后,父亲不再同我一起读书了,推荐一些书目也只作分享之用。我们读的书种类各异,应该是兴趣爱好南辕北辙的缘故,然而年少时,他是如何陪我一同阅读的?我想,不仅是耐着性子而已。思及此,总想与他多亲近一些,饮茶就成为父女间难得的亲昵时光。

喝茶与饮茶,有着从“茶总比饮料好”到“体味茶香”的艰难过渡。总以为茶是纽带,带着想要亲近父亲、联络感情的功利心,是我维系父女感情的方法。但细细想来,父从不强迫,很礼貌客套的谦让一下,就像喝与不喝,都与他无关;就像读书也是源自我想,他从未逼迫一分;就像他执著的,仅仅是一壶茶、一卷书。但不知觉间,我体味到了茶酸涩口感的背后,是回醇四溢,满屋生香。

时节流转,我亦会偶尔饮茶,在父面前不免班门弄斧,但我知晓他的规矩,那个他钟爱的“文旦”只能以熟普泡之。后来我知晓,一茶养一壶,用茶慢养的壶,即使生而不名贵,却也会在岁月沉溺中收敛锋芒,温润可鉴。

壶以载茶,茶亦“载”壶。茶的耐性,缓缓润之。父送我的新婚礼物,亦是让我慢慢品读,细细打磨,不急不缓,不骄不躁,浸润之,被浸润之。我想,这是父的执着。

投稿邮箱slzj

sina.
1
查看完整版本: 杜妍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