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祝“她”幸福把最美的礼赞献给“她”(人民论坛)
杨昊《人民日报》(年03月08日第04版)邰丽华委员用手语“唱”国歌,以无声的力量表达最深沉的爱;郭艳玲代表讲述土豆种子论粒卖的故事,誓言“把种子安全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字字铿锵。全国两会上,女代表、女委员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祝“她”幸福不仅在“她”的节日
年03月09日星期二北京青年报冯源把婴儿带到世界的,是“她”;抚育孩童成长的,主要是“她”;经营家庭,一半靠“她”;社会、国家、人类的发展进步,时时处处,离不开“她”。3月8日是“她”的节日,世界把祝福送给“她”。回想上一个“她”的节日,亿万女性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上,有的白衣执甲,不畏艰险;有的奋勇攻关,力驱病魔;更多的是在各自岗位上忠诚履职,顽强拼搏,凝聚出能化柔为刚、可廉顽立懦的“她力量”。回顾过去的一年,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的重要时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都能看到无数“她”的美丽身影——“人民英雄”称号获得者陈薇、“时代楷模”张桂梅、“敦煌女儿”樊锦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功章”有“她”沉甸甸的一半。人类的历史,同样是“她”的历史。但是,国人熟知的“她”的语义,诞生至今仅有余年。在此之前,第三人称女性代词在中文里是缺失抑或是模糊的。百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壮丽画卷中有着妇女解放事业的光辉篇章,新中国的发展进步也推动着妇女事业的发展进步。“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是70多年前在全国人民支援 的热潮中唱响的一句豫剧唱词。但是,“女子不如男”的种种歧视如今在个别地方、个别人身上依然存在——家庭暴力、职场歧视、人身侵害,男女平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对“她”的祝福不是一则“女神节”的促销广告,也不仅仅是一束鲜花,而要时时地地落到实处。祝“她”幸福,不仅在“她”的节日。景区女性免票是好,但不能止于“三八”节
来源:红网作者:胡建兵编辑:化定兴-03-:15:49记者近日从剑门关景区获悉,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剑门关之美,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剑门关景区将联合广元市妇女联合会、剑阁县妇女联合会推出“仙女游蜀道诗画唱剑门”系列主题活动,为全球女性献上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3月7日四川在线)其实,不只是剑门关景区,其他一些地方也在“三八”节对妇女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不可否认,景区每年选择“三八”这一天为妇女免费开放出发点是好的,确实给妇女带来了实惠,但这样的“免费开放日”,让人没有选择的余地。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是上班日,女同志只能请半天的假,男同志就很难请假了。而且,景区如果当天一下子涌入太多游客,也会带来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虽然“三八”节免费开放,但真正能享受到的只是极少数,没有让人享受到普惠。这几年,有的地方的“免费开放日”、免费项目仅限景区门票,不含景区内的讲解、索道、观光车等其他项目。另外,免票游客还需购买保险。这等于以“免费开放日”为诱饵,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从而获得更多其他收费项目收益等,是披着“免费”的外衣,实则是“变相促销”而已。“门票经济”一直在景区生存思路中占主导地位,很少有人会考虑其他途径。就是到了淡季景区里空荡荡,工作人员比游客还多,也不肯免费,最多只是稍微打折而已。很多景区不但不把门票价格降下来,而且找出各种理由,一次次地涨价,这严重违背了风景名胜区的公共属性。旅游“门票经济”看似增加了收入,但负面效应也不小,容易让游客望而却步。“三八”妇女节对女同胞免费开放是好,但不能只在“三八”这一天,应该多设几天,让女同胞有选择的余地,既可以分流游客,也可以让女同胞的家人陪伴她们一起去旅游。或者平时把门票整体价格降下来,让更多的人愿意到景区旅游,这可能更有价值。近几年,河南白云山、浙江天台山以及宁夏、安徽等多地景区施行限期免票或永久免票。从这些地方的实践来看,门票收入确实减少了许多,但用一张免掉的门票,可撬动全域旅游升级,助推整个第三产业大发展。门票收入少了,但游客多了,包括餐饮、住宿、演艺、旅游品的销售、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消费被大幅拉升,这才是真正的“大蛋糕”。02
超时加班依法治理超时加班,为劳动者提供制度性保障
来源:南方都市报年03月11日社论“超时加班与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不相符,与国家提倡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也脱节。希望‘两高’像重视治理欠薪一样,重视解决超时加班问题。”3月10日,在全国*协总工会界别讨论“两高”工作报告的小组会议上,全国*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的这番呼吁引发现场热议。正如吕国泉委员指出的,加班现象在某些行业甚至普遍制度化和严重超时化。实际上,当前职场竞争激烈,在内卷化严重的背景之下,加班已经逐渐从部分行业的“潜规则”向其他行业扩散,甚至形成了默认的“加班文化”。“加班文化”之下的超时加班,对劳动者权益造成了实质性侵害。部分行业将加班作为“潜规则”甚至固化为企业制度,不仅加班成为常态,这些行业里的企业员工每日加班4小时或以上都很常见。而在更多的行业里,加班一两个时也都被视为正常。大多数人对加班涉及的劳动者保障都聚焦在是否有补贴的问题上,且不说大部分企业只补贴交通费、餐费而不给加班费,有的甚至完全不补贴,只看加班时间。如果超时严重,超过了某个限额,加班时间过长本身就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严重侵害。况且,“加班文化”容易带来形式化加班的问题,也会导致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在默认必须加班的情况下,可能会拖低整体的效率,为了迎合“加班文化”,做完了工作也要假装还有工作,不然就会被上司塞满超负荷的工作量,导致无意义的“瞎忙”。在南都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匿名受访者都提到了这一问题。诚然,社交媒体的发达为隐性加班提供了便利。正如全国*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所指出的,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有了工作公务员报考“打破35岁门槛”,看起来很美
来源:红网作者:张美玲编辑:陈乘-03-:52:52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该建议正好与近期舆论热议的职场35岁现象呼应,赢得了不少网友支持。但是,笔者认为在相关配套措施和*策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建议“公考打破35岁门槛”,除了从道德上“看起来很美丽”外,实际意义并不大。其实,取消公务员招考35岁年龄上限,不是什么新鲜提案,早在年全国两会上就有类似建言。当时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支部书记王全就曾提出过《关于取消公务员录用以35周岁为上限的建议》。同样的声音,在年两会期间,广东团人大代表*细花也曾建议,废除公务员招考年龄35周岁的上限,不拘一格选人才。代表委员建议取消公务员招考35岁限制,主要有三个理由。一是从法律上讲,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关于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中,涉及年龄的只有一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因此,限制年龄超过35周岁的人员报考公务员,缺乏法律依据。二是从招引人才角度看,35岁以上的人通常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公务员招考目的是选拔人才干事创业,应该不拘一格,不能“唯年龄论”。三是从社会引导看,**机关招考公务员限制35岁以下,会给人一种“年龄歧视”的观感,更为糟糕的是,一些企业招工招考时会以公务员招录为参照,加剧社会对就业者设置“35岁门槛”。这些理由,单个看都有道理,但是取消公务员招考35岁限制需要通盘考虑,系统研究,尤其要尊重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的自身规律。公务员*策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现有的制度安排也是经过多方论证的,如果轻易取消公务员招考35岁限制,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慎之又慎。我们不妨先试想一下,取消公务员招考35岁限制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将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到什么岁数呢?40岁还是45岁?极有可能的现实是,无论设置为40岁还是45岁,依然有人会站出来说,缺乏法律依据,违背“不拘一格降人才”,涉嫌“年龄歧视”。当然,也可以完全可以取消年龄限制。只是当这样的*策,遇上50多岁的报考者,是录取还是不录取呢?如果录取之后,又该给他们安排什么工作,或者说,需不需要在工作上予以特殊照顾呢?另外,将公务员招考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也有诸多的现实考量。一是35周岁之后考上公务员,按照现行的公务员*策,“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科员级职务三年以上;晋升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副乡科级职务两年以上;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规定,其职业晋升空间极其有限,不利于个人成长。除非报考者是博士、博士后之类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二是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人过了35岁还有报考公务员的需求呢?呼吁取消年龄限制,到底能够让多少人受益?这方面的数据,目前是缺乏的。当然,不得不承认,也存在有人连续报考公务员,一直到35岁也没考上的。只是这部分人这么多年都没考上,真遇上了取消公务员报考35岁的限制,能否成功上岸也未可知。毕竟每年的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再少数,取消年龄限制,势必竞争会更加激励。三是如果将报考公务员的年龄放开到40岁,甚至45岁,这些同志进入单位之后,将占据单位的职级职数。尤其是一些职级职数有限的小单位,一旦这样的同志增多,职数被长期占用,年青干部的晋升空间被堵死,*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堪忧。公务员招考是否应该取消35岁年龄限制,最需要考虑地是,当前的公务员队伍结构、公务员管理水平、公务员相关配套*策等是否允许。如果这些条件都不成熟,贸然取消公务员招考35岁的限制,只会带来更多问题,弊大于利。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