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厦门在城市中央的海洋绿洲沙漠与清新时光
TUhjnbcbe - 2021/5/10 18:31:00

。。。

厦门是座很有意思的城市——

清晨总是宛如山间,飒爽且有丝丝凉意,正午却总是有热浪袭来,阳光刺得睁不开眼。

各式各样的咖啡厅和小资情调的小馆成为这座城市新兴的打卡圣地,但是相较于这些“舶来品”,闽南文化的厚重底蕴同样让人回味有加。

这里的人们有着闲散落拓的气质,声音也总是吴侬软语,但是这座城市的公交司机却几乎都是火爆脾气,恨不得让全车的乘客和他一起玩急转漂移。

喜欢这里的城市中央就能获取的涛声阵阵和沙滩绵延,也热爱无需费力跋涉就能获取的天然森林的清新空气。

是椰子林和没有尽头的夏天,是芒果澄*与可爱的你。

01|沙坡尾

有关厦门的地名,我觉得都很有趣。沙坡尾本是一段沙滩的末端,从前是停靠船舶的埠头,自然形成的月牙形的海湾,故得名沙坡尾。这里见证着老厦门渔民的变迁,避风坞事隔多年虽然不复存在,但是这里仍然有着老厦门的独特味道。

△Mojito天台外的傍晚

沿着大学路一路走来,分布着许多别具一格的小店,光凭借着高颜值的装潢外表,都勾起了想去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这里的骑楼仿佛都上了年纪,经常可见聚集在一起打牌的大爷和老奶奶,神态恬然。双子塔直插云霄,但在高楼脚下的逼仄小巷子里,那些静静躺在摆摊的三轮车里的新鲜的水果也惹人垂涎。这里有骑着永久牌自行车遛弯的大爷,也有等候演武小学放学的阿姨。

随着天色变暗,沙坡尾变得热闹而喧嚣,道路一下子变得拥挤,往来双向车道的狭小空间里似乎容纳不下公交车这种庞然大物。私家车、自行车、公交车都在一窝蜂的涌向目的地。闽南菜馆、私房菜、日式餐厅、西厨房都座无虚席。艺术西区的酒馆餐吧人声鼎沸,精酿啤酒和鸡尾酒下肚,视线中的沙坡尾变得柔和而混沌。这里曾经是片老旧的城区,却充斥着年轻的话题和经济。

△艺术西区

这样的沙坡尾,像是站在了时间的中点上,老年人留守,年轻人出走。双手牵住的是故事与未来,有粗粝的烟火气儿,也有精心布置的峥嵘原形。

02|万石植物园

我们清晨到达的时候,阳光还不浓烈,走在植物园的道路上,还可以贪婪的享受大树绿荫遮蔽下的阴凉。风还会掠过脸颊,心中好不舒畅快意!这里虽然有人工修剪整齐的痕迹,但是久居城市,能这样闯入一片室外的森林中,真是开心的要猛吸两口新鲜的空气。

△山茶

虫鸣鸟语,溪水潺潺,正在我们一路欢脱着准备唱起歌的时候,突然听闻一阵尖叫,前面的一位小姐姐激动的跳起,大喊“有蛇!”,只见一条二十公分的小蛇哧溜躲进了和它表皮颜色相似的灌木中。我们闻声,也对脚下多了几分小心翼翼。

太阳渐渐升得越来越高,我们大概是土娃娃,竟然早晨出门选择了不带伞出发(不知道是谁给我们的勇气…),现在只觉非常的闷热。然而,来到了雨林世界一下子宛如重获新生,我们最喜欢在藤蔓附近等待喷出的雨雾,烟雾重重叠叠的缭绕,送来周身的舒爽。行走在这里面觉得就像在仙境漫游~

△仙人掌会开花

沙生植物区是来之前就早有耳闻的。宛如森林里横亘的一片沙漠绿洲。冷灰的绿色,比人还高的绿巨人,硕大的龙舌兰和形态各异的仙人掌,无一不让人惊叹自然的神奇。可以试试穿越「地雷阵」,在多刺的仙人掌群中成功脱身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多肉合集

03|集美学村

出了厦门本岛,坐着公交车一览厦门大桥的壮阔,发现车窗外显然游客的身影少了许多。与厦大附近的人潮拥挤不同的是,集美学村显然安静许多。

集美学村是一众中学与大学校园的统称,我远远观望着这个有中式痕迹的牌坊,目光却被它身后高耸而又复古的南洋建筑吸引了目光。

教室的陈设散发着文艺青葱的气息,听闻这里也曾是《谁的青春不迷茫》、《左耳》的拍摄取景地。

漫步在集美学村,闽南风格的燕尾脊、红砖墙,西洋风格的高石柱、花套窗巧妙结合,自成一派,“嘉庚风格”的建筑风格让人过目不忘。

陈嘉庚先生虽早年赴新加坡经商,却始终心系祖国发展,他支持辛亥革命,也领导南洋华侨支援祖国抗战。他不惜变卖家产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在他的支持下厦大、集美中学、集美大学的众多莘莘学子才得以用知识改变家国命运,而他却未给子孙留下一分一毫。

龙舟池畔,雕花细腻,红砖古厝,彰显着浓厚的闽南风情。

路过大社一定不能错过的是沙茶面,在当天我竟然吃到了“大社榕树下”沙茶面的最后一碗,添加蛤蜊、鸭胗和豆干。汤味略带甜味,汤头浓郁,配料也格外新鲜,肉质细嫩。

似乎有一条亘古不变的定律——每个大学附近都会有一条风味各异的小吃街,网罗天下美食。即便在集美学村也不例外,石鼓路上有老远就飘来香味的欧式麻辣烫,也有被人安利了许多次的「泰滋味」,招牌的泰式奶茶入口丝滑,比阿华田口感还要浓厚,的确值得一试。

还有来不及品尝的莫大叔餐厅和咖喱饭。我想都是属于集美学村的独家记忆。

04|八市

「古早味」的说法我在台湾时已有所了解,是指被怀念的从前味道,那些一点其貌不扬的小摊贩现烤的小饼,刚出炉的蒸包,热气腾腾的汤食和味道地道的粉,简陋的包装,一点都不华丽的装潢,却也让人欲罢不能。

在八市,没有小清新的标签,有的就是古早味的情谊。像是比市区慢了半拍的节奏,承启的却是旧时光传下来的滋味,记录着市井的苦辣甜酸。

水果摊上的新鲜芒果、释迦、红毛丹、莲雾和文旦柚都在写着「我很好吃」,被码放的整整齐齐的水果形成了色彩的更迭交错。再往里走,是八市的海鲜市场,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鲜活海味,游弋着的大鱼和虾,都像把潮湿的海水气息摆到你面前。

朱记手撕鸡、煎饼、春卷、土笋冻、海蛎饼、北仔饼和咸酸甜……听说厦门人最喜欢的是「咸甜」,没有吃到芒果蘸酱油,表示很遗憾。

05|吉治百货

在八市的开元路口,老家具和老花砖打造的一栋咖啡馆+茶楼,复古的装修风格让人觉得恍若隔世。从一层的阿吉仔饼铺到二楼的秘密花园、三楼的时光书局、四楼的花砖博物馆再到五楼的乌龙茶室,每一层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和旋律。最爱的是推开五楼顶层的玻璃门,天台种植着各式各样的绿色植物,放眼望去,是八市的烟火迷蒙,也有远处高楼林立的现代气息。

像是一次时光穿梭的履行,从近百年历史的手工馅饼,到极具特色的家具摆件,这座载着复兴厦门百货梦想的小洋楼在城市中央伫立,于细节之处尽显心意。

有人看见蓝色的雨披/有人看见人潮拥挤/

有人看见天空转圈的鸽子/有人看见地上奔跑的猫咪/

而我看见了窗外的厦门/古旧的厦门/真实的厦门

06|阿吉仔

厦门的馅饼,阿吉仔算是数得上的正宗老字号了。

厦门当地的同学告诉我,直到现在,阿吉仔对她而言,都意味着童年的味道,小时候,家里人最喜欢喝茶,喝茶佐配的通常是绿豆酥、马蹄酥与椰子饼。茶的醇厚,配上点心的软糯是很多年都念念不忘的味道。这么多年过去了,阿吉仔仍然没变。

在排队的队伍里,有拎着行李箱专程买伴手礼的游客,有操着闽南方言的阿嬷和阿伯,为了能吃上现烤的素馅饼,大家都愿意等上几十分钟。果然,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仍然保持的最初的古早味,用味道记录着厦门的鲜活与生动的店铺,才能长盛不衰。

07|鼓浪屿

登上鼓浪屿还可谓是一波三折。由于假期人太多,地陪Q也没能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厦门在城市中央的海洋绿洲沙漠与清新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