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悟空西游记楚门的世界汉密尔
TUhjnbcbe - 2021/6/21 14:16:00
有效的白癜风偏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74090.html

今年的4月4日,可能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个没有下雨的清明节。趁着好天气,去看了音乐剧《悟空》。

那天,好像过得艰难又愉快,从早上我误了高铁开始,到晚上沪宁一带高铁疑似因为放风筝集体延误,一整天都洋溢着莫名其妙的欢乐气息。

后来我们聊起来观后感,有姐妹说,大概是因为要去看猴子,所以就是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

那天晚上太欢快了。一点也不像清明节的氛围。于是就一直想写点什么。可是从看完剧的那一刻,脑子里就乱哄哄的,不知道如何下笔。

冷静了一周,突然发现这是我今年第一篇文章,也就突然紧张起来,觉得不能写得太糟糕。于是又去看了一遍那天的演后谈,看完觉得,更加写不出来了。

所以还是,写到哪里算哪里吧。

正如标题,我认为,这部剧,《悟空》,是一个《西游记》、《楚门的世界》、《汉密尔顿》、贝奥武夫、国风和华语音乐剧的超级缝合怪。

一开始,我对这剧毫无了解,等我坐在剧场里了,也只知道这场主演是郭亢,对我来说又一个名字对不上脸也对不上角色的音乐剧演员而已。

只是隐约记得,这剧去年一轮的时候争议很大。

而它的国风,直到郭亢扛着他的棍子(我其实总觉得那是个扫把)上场的那一刻,我都还以为是那种偏古风的、戏曲元素比较多的类型,所以看到郭亢那一头脏辫的时候,我是真的很想走人的。

还不是女帝太好看了才把我留住的

一开始,因为我对这剧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所以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舞台上,开开心心看布景去了,尤其是研究吊起来的那两把椅子是干啥用的这就导致,第一个唱段我没听明白,并不清楚一开始发生了什么。

依稀听到了“动乱分子孙悟空,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女帝已经带着她的虾兵蟹将(对不起,天兵天将)把我们小猴子捆起来了。

等猴哥吃了有回忆功能的蟠桃之后,开始回忆了,我才进入状态。

所以这剧,是这么个情况:

天庭审判孙悟空,要他毁了金箍棒,孙悟空不从,天庭就把他打成动乱分子,而孙悟空绝不认罪,于是就给他吃了回忆蟠桃,就此展开回忆:

花果山原来处于东海龙王敖广的控制下,他的爪牙在整个东胜神州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而这一天,龙王的两个下属,就来花果山收保护费了。他们打死了抚养悟空长大的老猴。那时候的悟空,还没有名字,老猴只叫他石猴,说以后给他取名字。可是还没等到那一天呢。

石猴决定找东海龙王敖广报仇。他走了十年,找到了菩提祖师。菩提祖师给他取名悟空,教他功夫,告诉他敖广十恶不赦,忽悠他去找敖广报仇,一定要毁了敖广的九转镔铁。

悟空去了东海。

他在海上遇到一个船夫。

曾经,那个船夫给他讲了一个少年的故事。

那个少年,拥有颠覆世界的能力,握有举世无双的九转镔铁。世人憎他厌他惧他弃他,都以为他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一个人,孤寂地生活在漆黑又死气沉沉的东海上,撑船摆渡,渡过这被放逐与自我放逐的无尽岁月。

可他不是生来就是恶龙。他也有烂漫天真的年岁,他也有善良可亲的面貌,他也有高朋满座亲友一堂的幸福时光。只是,他拥有的武器与能力,让人畏惧又渴望,上位者不能笼络他,就诋毁他唾骂他,杀尽他的亲人,诱他发狂,“他听见亲人的残喘海岸上传来了狂欢漆黑的海面被染红像仇恨的花朵绽开”,再散布他杀人如麻毫无人性的谣言,让世人畏惧他远离他,打着保护世界的名义在东海撒下天罗地网般的雷雨阵,耗尽东海里除他之外的一切生命,最后让他不得不心灰意冷地画地为牢永困东海。

可是现在,他知道了,这个少年,就是他要找的龙王。

悟空打败了龙王,拿到了九转镔铁,成为了花果山的王,整个东胜神州在他脚下臣服,他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而这时候,天庭要他杀了敖广,毁了九转镔铁。

否则就把他也打成动乱分子。

悟空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呢?敖广的恶,并不是生来就恶,是自我防卫,是报仇雪恨,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拒绝了。然而女帝,还是带着天兵天将去处死了敖广。

敖广*飞魄散了。悟空终于明白,屠龙少年最终成为恶龙,不是因为少年迷失了本性,而是恶龙之所以成为恶龙,也是因为有苦衷的,一切都是人言可畏,掌权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和敖广,是一样的,他们的命,由不得他们自己。

可是,孙悟空才不会屈服呢。

他仿佛听到了敖广死前的呐喊:带着希望,守护苍生,与天斗,其乐无穷。

于是他在蟠桃盛宴当天,女帝带着她的爪牙们载歌载舞的时候,只身闯上了灵霄宝殿,与天庭对峙,他要一个公道,一个交代。

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

可他是现在的齐天大圣,日后的斗战胜佛。他杀得神仙们丢盔卸甲,金箍棒已经逼近女帝,而这时,忽然有呼唤声,菩提祖师平静镇定的“悟空”,老猴热切焦急又饱含爱意的“石猴”,声声交叠,一声近似一声,从远处传来。

他愣住了。

远处走来文曲星,他既是养他长大的老猴,也是传他功夫的菩提祖师,是一手创造他的人,也是女帝的走狗。

就这样一愣神的功夫,悟空被女帝制服了。

然后就像楚门的世界,往事一幕幕,破碎,又重构,却再也不是他印象中那样:

曾经以为是仇人的人,其实是被陷害的无辜可怜人;

曾经以为惨死的、要为之报仇的人,其实活得好好的,位高权重地在九重天上受人敬仰;

曾经以为教他武艺如同再造的人,其实是那邪恶女帝的无耻走狗;

曾经一同长大、一同战斗的伙伴,害死自己亲故的人,其实是同一伙人……

他崩溃了。

于是他沦为女帝的阶下囚。

再无斗志。

他丧家之犬般的样子激起了文曲星深藏的也许是唯一一缕善意,不过谁知道呢?

祝颂皓的文曲星,给我一种亦正亦邪的感觉。也许他本质善良,只是人在屋檐下;也许他本性即恶,只是长期相处之下被石猴的赤子之心感染。

文曲星及时阻止了女帝的暴行,而他和女帝的争辩又给了悟空重燃斗志的时间。

极端的愤怒之下,悟空反败为胜。

可是他的手上已经沾满了鲜血。再也回不到花果山上的天真烂漫小猴子时期了。

他被罚压在五行山下,永生永世。

可这刑罚,也是文曲星为了保他的命,去向更高层的统治者求来的。

可他的双手,甚至沾上了文曲星的鲜血。

我不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他要杀了文曲星的。

楚门的世界骤然倾塌。

杀了罪魁祸首,并不难理解。

只是我总觉得,这里缺少点什么,也许是转折,也许是承接,反正少了点什么来烘托悟空的怒火滔天。

可是,他已经被压着五指山下了。

我觉得跟原作《西游记》里悟空藐视天庭反抗权威,结果天外有天反被镇压不同的一点是,《悟空》里的悟空,还多了两条道德上的枷锁:

1,亲手杀了养育自己长大、传授自己法术白领的如师如父的文曲星,弑父与欺师灭祖,无论是犹大还是俄狄浦斯,都是世间难容,是不孝;

2,没能拯救和他一样“被成为”恶龙的敖广,是不义;

此处我觉得尚且算是创新。

那天生纯善的小猴子遭遇了这么多事情之后,真的变成世俗意义上的“坏人”了,怎么办呢?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唐僧一路教导,最后立地成佛。

那是因为,他尚且没有什么道德枷锁,没有原罪。

那么,《悟空》里的悟空,遇到唐僧之前,是不是应该有什么救赎呢?至少要把他拉回到正道吧。

于是正道的光——敖广,他的*灵,又出现在悟空面前。

悟空唱着《尘世间的星河》,那白衣染血的少年,就从波涛汹涌的海面,拨开迷雾和黑夜,挟着星河万里,执一枝东海岸边花果山上的桃花,向他走来,对他伸出手:跟我回家吧。

就问你感动不感动啊喂!

这段,真的不是我那啥cp脑上头,而是此情此景,不嗑,还像话吗?

当然不像话。

而且,剧真的是这么演的

反正徐泽辉从黑暗里走出来的时候,我眼前真的波澜万丈、星汉灿烂,真的就很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来那个桃花,“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就很浪漫,何况那个桃花还是他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悟空给敖广介绍外面的世界时,送他的啊。某种意义上,那是敖广对外界第一个认知啊。

何况刘晓邑导演自己还说,桃花是他俩前世今生重逢的信物。

(虽然他也说悟空和敖广不是在谈恋爱,但是我单方面宣布我没听到这句话原地结婚我都没意见)

三生石上旧精*,这到底是什么古早狗血原耽言情情节啊!年了我居然还能搁剧院里看到这一幕呢?

还有“带你回家”,这,啊这……

很难让我不多想啊。

而家,就是悟空和敖广精神上的共同追求,小而化之,是那条船,和那枝桃花。

试问,哪个美强惨白衣少年,还拿枝桃花,搁我面前唱歌,我能顶得住呢

美强惨白衣少年,我永远的爱

但是我的初心是嗑女帝x文曲星(前后可以有意义也可以没意义,本杂食爱好者不挑),时至今日,我可能依然是全网唯一cp粉吧。

而悟空和敖广,屠龙少年与龙的故事,本来就还有很多种展开,比如《他是龙》,比如《贝奥武夫》。而且他们自成镜像,对比强烈,戏剧冲突很足。

但是这里同样也是一个大缺点:他俩对比强烈到什么程度呢,我一个开场了都不知道谁演谁的观众,在敖广出场时就火速get他俩互为对比的关系,这就够了,可是剧方生怕大家看不懂,在两个小时的表演中拼命表现这一点。画蛇添足了。

想一想,我最喜欢的几个唱段,一个《夜行船》,一个《叨叨叨》,一个《尘世间的星河》,还有最后一个敖广的我不记得名字的唱段,都踩在我萌点上蹦迪了。

此外还有一些很好玩的地方,比如说天庭里二郎神对女帝的不满和反抗,简直写在脸上了。而原作里的二郎神,也是很独立自主的角色,而改编作品里的二郎神,我最喜欢港版西游记里马德钟版二郎神,和《宝莲灯前传》里焦恩俊版的二郎神。这两个二郎神,因为剧情铺垫了足够丰富的父母爱情,他原来家庭的幸福美满与被天条迫害到家破人亡,两相对比,再加上他本身半人半神又从小生活在人间,所以烟火气十足却又不染尘埃,兼具神的神圣与人的情欲,像断臂的古希腊雕塑,又如菩萨低眉。真的好绝啊。而且天庭,本来也该多元化一点,小时候我最喜欢八仙的故事,小小年纪的时候只觉得好玩,现在想来,多样性确实有意思。这也是我讨厌近年来的古装仙侠剧的原因——太模板、脸谱、流水线化了。

然后说说缺点:

形式大于内容,这也是我说它是缝合怪的原因之一,它只是像东北乱炖一样,把新国风、华语音乐剧、西游记、流行音乐放在一起,并没有很好地融合,比如说演后谈里有演员说《悟空》像《汉密尔顿》,我觉得只是表现形式像,各方面都差远了。

花在台词和剧本上的时间精力应该都不多。

没有做到张弛有度,全场都很松弛,即使是一台对于演员来说高强度的表演,作为观众来说,并没有看到张力,甚至很多爆发点和小高潮,表现得不好。

野心和行动要匹配,而《悟空》只有野心,没有足够的能力。我想这是华语音乐剧的通病,老是跟观众卖惨,说我们要做中国的xxx,所以你们要无条件接受我们现在的烂,要多掏钱多包容。而我,并不想惯着它。该骂就得骂。让音乐剧卷起来,卷得更激烈,最好打起来,而且是神仙打架不是群魔乱舞,这才是我的快乐。

这剧放在大剧场,还是有点欠缺的,感觉只是为了多卖票而已。

本来还有很多想写的,但是因为写了一半就搁置,一捱三周,我实在记不起来之前要写什么了所以就这样吧。

再见,我会接着repo舞台剧的,哪怕我写的很烂

反正我做事的标准是,我开心,就完事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悟空西游记楚门的世界汉密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