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工作交流第21期
TUhjnbcbe - 2021/12/18 13:27:00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工作交流/第21期

▲台州市农合联实施为农服务七大行动

▲温州市农合联实施农村信用服务大优化行动

▲衢州市农合联实施品牌农产品大联销行动

▲金华市农合联实施农产品市场大升级行动

▲绍兴市农合联实施农产品市场大升级行动

▲平湖市农合联实施强村富民大带动行动

▲义乌市农合联实施乡村新消费大发展行动

▲永康市农合联实施为农服务五大行动

▲浦江县农合联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大联建行动

▲青田县农合联实施强村富民大带动行动

▲台州市*岩区宁溪镇农合联实施为农服务两大行动

台州市农合联实施为农服务七大行动

台州市农合联把握供销社“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以持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为动力,实施农合联为农服务七大行动,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现代乡村服务体系和共同富裕服务体系,建设一批有辨识度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

一、开展农资物流配送体系大联盟行动。建立以市县农资企业为主体、医院为基础、产权和服务为纽带的农资一体经营格局。发挥社有企业台州市农资公司、*岩农资公司等农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市、县、乡三级农资网络。全市发展9家农资经营企业、16个农资配送中心、86个医院、个经营门店,形成“农资企业+配送中心+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医院”为主体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今年新建现代农业服务中心5家、农业特色产业农合联5家。开展产业农合联定制、科研单位研发、农资企业生产配送、当地农业部门监制的专用肥药定制生产服务,全面提升肥药“两制”效能。

二、开展现代种业服务大提升行动。以台农种业公司为平台,优化农产品新品种研发、引进、繁育、推广服务,加强优质传统特色农产品品种提纯、复壮、繁育、扩产服务,创新突破水稻、西瓜、西兰花等种业“卡脖子”问题,辅以良法种植,研发推出适于规模化作业的水稻、适合国人口味的西兰花、适于连作的优质抗病西瓜。取得农业育种国家知识产权2个,联合选育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3个,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开发经营权11个。创新“以虫吃虫”,实施天敌防治,使得亩化学农药使用率减少50%以上,有效改善环境污染,服务生态平衡。

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大协作行动。加强与涉农科研院校战略性协作,健全分专业农技专家团队,健全以农合联为平台、产业农合联为依托、涉农科研院校为主体的“专家团队+产业农合联+合作社”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行绿色低碳种植方式,推介优质、高效、绿色、有机肥料,开展测、研、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推行智能化测土、科学化配方、减量化施肥的“绿色施肥”方案。共开展配方施肥现场活动20余次余人,线上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发送农技短讯余条、发放《植保园地》册。

四、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大联建行动。瞄准冷链在保障供应、维护稳定方面优势,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和联结现有冷链物流资源,培育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鼓励农合联会员合作投资建设生产端冷链设施,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及数字化管理平台。参与建设农港城二期冻品市场及冷库、温岭石桥头农产品冷藏保鲜库、玉环坎门渔合联水产品冷链深加工厂等冷链项目,设立超市、社区、村居销售专柜个。提升系统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五、开展农产品集采配送体系大联合行动。引导农产品集采配送龙头企业联合一个区域内多个农产品配送企业,发展统一的区域性农产品配送服务,建立与农合联会员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的集采直供关系,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超、农批市场、农贸市场等提供集配服务,为城乡家庭提供宅配服务。该市农合联指导社有企业台州华联超市跨区域联合省内外五家公司发起成立浙江小蚁供应链公司,形成资本整合、统一采购、资源互补的合作模式,年以来联合直采1.5亿元,有效降低成本。以数字化赋能,全面提升台州供销华联仓储、农港城等数字化配送水平。继续指导推进玉环“物恋云仓”建设,增加功能区块,上半年发展配送网点9家,实现线上订货、线下配送,内部管理智能化。

六、开展品牌农产品大联销行动。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集采配送企业、批发市场等流通主体与农合联会员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强化农业品牌引领农产品生产经营加工销售全程标准化,构建优质、品牌农产品销售服务渠道,带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组织“科技兴农·云上春耕”系列活动,活动直播线上受众人次。举办台州市农合联西瓜新品种产销对接会暨第二届小西瓜供应链年会活动,联合西瓜产业链上育种、生产、销售等上下游参与者成立小西瓜产业联盟促进西瓜产销信息精准对接,推介20个新型西瓜品种。组织台州首届伴手礼展销会、跨年欢乐购等农产品展销活动2场。1-7月,帮助实现农产品销售50.95亿元。

七、开展农村信用服务大优化行动。与农信社、保险机构对接,打造全市“供银担保”金融支农服务平台,今年通过农信担保、承接*府定向担保实现助农融资3.57亿元。开展农合联会员合作社万元以下免担保贷款户万元。联合涉农金融机构推出“农合贷”“渔民贷”等普惠金融产品。今年开展农合联会员信用评定家,授信额达万元,对评定为高信用等级的会员实施30万元以下免担保.5万元。实现为农融资担保笔2.84亿元。推广杨梅降水气象保险、文旦低温指数、农业雇主责任险等6项新型农业保险11.6万亩,累计补贴金额.35万元,地方农合联补贴19.89万元,实现2笔赔付万元,有效发挥保险避险保障作用。

(台州市农合联执委会)

温州市农合联实施农村信用服务大优化行动

温州市农合联积极协调发动金融机构成员依托农合联平台优化涉农金融服务,充分利用农合联信息优势、制度优势、规模优势,打造农信融资担保、农村资金互助会、农民资产受托代管融资、农业“特色产业贷”四大支农金融品牌。

一、充分发挥农信融资担保公司增信功能。该市农合联大力打造市农信担保增信平台,由市农民合作基金斥资万为市农信担保公司增资,帮助其成功进驻多家涉农金融机构担保体系,实现担保业务的飞速上涨和担保农户信贷成本的大幅降低。目前,该公司在保责任余额为2.3亿元,是年初20多倍,担保农户户月平均融资成本3.8‰,是年初的一半左右。年,该市农信担保公司免费为农合联会员农户提供1亿元贷款担保,帮助农业复工复产。持续做好业务下沉,公司在基层供销社设立办事处,业务收益50%反馈给基层社,调动基层社积极性协助开展担保业务推介和农户信息调查核查。目前,已为基层社创造业务收益达万元。同时,公司与浙农担公司、县级地方*府等合作,引入“*银担”模式,通过财*风险补偿和银行、担保公司分担风险的方式,构建省、市、县协同的*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二、稳健发展农村资金互助。该市农合联利用温州金融改革契机,按照“组织封闭、对象封锁、上限封顶”的原则,在专业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基层农合联内部设立农村资金互助会。全市已打造53家资金互助会,筹资总额7.4亿元,为合作组织内部成员提供便利资金互助服务。如平阳县群策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会,为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相关农户社员解决没有抵押物而借不到钱的实际问题,投放会员互助金多万元,不仅帮助农户小额便捷融资,还通过“二次分配”等方式实现农民资金融通收益的内部化。

三、积极探索农民资产受托代管融资。该市农合联与农信联社合作探索农民资产受托代管融资,盘活农村沉睡资产,为农民生产生活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农民自有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经济权益(非标准抵押物),经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等主体评估和托管,便能获得银行授信与贷款,目前全市近10万户农户签订资产受托代管协议,年发放贷款近亿元,今年上半年仅瓯海区贷款户,金额74.6亿元,极大撬动金融资本投向“三农”。

四、大力推广农业“特色产业贷”。该市农合联与农行温州分行等联合推行农业“特色产业贷”。商业银行依托产业农合联共同开展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精准测算种养殖、生资供应、产品销售等主体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同时有效把控信贷资金流向,将有关涉农信贷利率降至基准以下,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的资金支持。此项业务深受产业农合联成员的欢迎,全市共开发“羊栖菜贷”“紫菜贷”“柑橘贷”等“特色产业贷”近30种,基本覆盖温州本地农业特色产业,今年全市新增“特色产业贷”超13亿元。

(温州市农合联执委会)

衢州市农合联实施品牌农产品大联销行动

衢州市农合联实施品牌农产品大联销行动,推动“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探索走出一条品牌培育、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一、“创新+聚力”,做强企业引领品牌。一是在机制上创新。将“三衢味”品牌建设纳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体系。抓好品牌管理制度、安全规范和品质保证体系建设,构建“品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生产销售模式的有效机制,打造全市域放心农业体系。坚持品牌培育市场化,于年成立衢州“三衢味”品牌发展有限公司,加大做强运营公司,加强对“三衢味”品牌的授权、管理、保护、品控、营销。编制品牌运营规划,健全品牌管理与运营机制,创新“*府+市场”“公司+主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新路。二是在渠道上拓展。依托东方集团旗下城市生活消费生态链,推进“三衢味”进商超、进酒店、进食堂。与浙江外婆家餐饮有限公司合作,推广“三衢味”产品。加快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发展区域代理,加强与未来菜市、社群营销等新零售渠道对接。在水亭门街区设立“三衢味”旗舰店,归集多个“三衢味”产品,成为展示“衢州有礼”“衢州有真味”的重要窗口;注册开通三衢味官方抖音号、快手号,在淘宝、天猫等平台开设网上商城,委托专业电商公司运营“三衢味”天猫店,“三衢味”常山胡柚“一品一爆”和“端午寻粽香,衢州有真味”端午节直播活动成效明显,常山胡柚销售超4万单,辣味鲜肉粽直播销售1万单,辣粽类目跃居淘宝全网排名第一;与盒马鲜生、云集、雪梨钱夫人、友宝、达人店等国内知名线上销售平台对接,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该市铁道中心联合打造“舌尖上的高铁?三衢味”热链订餐项目,通过16APP线上点餐,累计销售15.4万份,实现“高铁营销、高铁带货”。三是在*策上持续。继续支持“三衢味”品牌实体化运营,对品牌运营公司开展产品授权、基地发展、渠道建设、产品促销和宣传推广等工作予以专项支持。通过“三衢味”公司共联结全市“三衢味”授权企业家,授权产品个,发展“三衢味”产品基地个,年“三衢味”授权企业实现销售总额超50亿元,今年1-8月份销售总额达45亿元。充分用好全省产品优选、产销对接和联展联销的交流合作平台,借助各协会和龙头企业的资源,甄选出更多优质“三衢味”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增强“三衢味”品牌联农带农共富实效。

二、“数字+品控”,保障质量提升品牌。一是强化标准执行力。制定《“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准入和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以及种植、养殖、水产、食品、小吃等细分品类的评价标准。“三衢味”农产品具备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有机产品、中国森林食品认证,加工类产品取得SC食品生产许可证,“三衢味”授权产品抽查合格率%,产品质量实现%可追溯。二是建设数字化示范基地。按照数字化技术要求,在品牌基地配备一定的远程及信息采集设备、设施,开展数字化采集与分析管理工作,与“*企通”*府平台对接,开展“线上+线下”品牌授权工作,“三衢味”品牌公司在*企通平台开设“三衢味”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持授权企业建设数字农业基地,配备信息采集设施设备,开展数字化采集分析、生产管理,以产地、主体、标准、消费“四个追溯”为重点,实现生产数据透明、产品数据可追溯。三是提升产品竞争力。提质增力,鼓励授权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力争新品种在新授权产品中占比超1/3。借力增力,推进“三衢味”和农文旅大融合,促进“三衢味”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旅游商品转化,将“三衢味”基地融入乡村大花园、诗画风光带建设。挖潜增力,挖掘推广具有本土优势的特色品种,授权一批小规模高价位特色产品,开发地方特色产品和小吃,推出“三衢味”礼宴、家宴、田陌宴。

三、“深化+细化”,落实举措服务品牌。一是做优生产服务。利用农合联平台,开展“三衢味”产品标准、质量检测、作物栽培、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培训和社会化服务。引进浙农集团打造全省最大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新型肥料研发生产中心和化肥国家省级储备中心。该项目投资5亿元,打造省级“新型化肥储备中心+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成为全省供销领域标志性项目,列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意见》)。依托浙江农林大学成立“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三衢味产业联盟”,通过专家团队的试验、示范、设计等,打造升级版的“三衢味”示范基地,建立品牌化、数字化、标准化的“产学研”服务体系。二是创新金融服务。引入省农担公司,发挥信贷机构、农担机构协同作用,推进农担服务、信贷产品和风险防范等创新,开发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为“三衢味”授权企业在信贷上提供支持服务。三是提升供销服务。加快“三衢味”产销云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三衢味”授权、基地、网点、销售、追溯一网办理和展示。借助*企通、邻礼通继续发放“三衢味”消费券,实现消费增长、百姓得利、农民增收。以开化金星村供销社为试点,创建全国标杆基层社,设立“三衢味”产品展销馆、直播间、新型医院、农信服务站等,把基层社打造成为促进乡村消费的重要力量。争取举办全国性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现场会,扩大“三衢味”品牌影响力。

(衢州市农合联执委会)

金华市农合联实施农产品市场大升级行动

金华市大力实施农产品市场大升级行动,深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改革,打造“中央厨房”一站式采购基地,提质扩容,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1-7月,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交易量92.2万吨,同比增长85.2%,交易额63.2亿元,同比增长96.2%。

一、打造浙中规模最大水海产交易专区。水海产交易是原兰溪门市场主要业态,整体搬入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2年培育后,已成为浙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水海产交易专区。年8月8日,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场地提档升级,水海产交易新区启用,面积约平方米,分设水产交易区和海产交易区,交易区域比原先增加50%,水、海产经营户实现专区分设、划行经营。吸引优质经营户入场,目前水海产专业经营户66户,相关从业人员余人。当前水海产日交易品种余个,日均交易量余吨,预计年交易量30万吨,交易额超50亿元。

二、打造“中央厨房”一站式采购基地。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立足蔬菜、水海产两个主要业态,兼顾冻品、茶叶、豆制品、调味料、肉类副食、干货粮油、餐饮美食、日杂百货等多个业态,全力打造“中央厨房”一站式采购基地。规划新建占地1.2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5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新增车载交易档口个,预计年增蔬菜交易量万吨,年增交易额45亿元,可受益农户30万户。通过搬迁腾挪、基础设施提档、招商引强等系列举措,强化对水海产、地产蔬菜、蔬菜零售配送、豆制品调味料、肉类副食等五个特色交易区进行提档升级。其中本地菜农入场交易日均超人次,年交易量超5万吨,交易额约3亿元,年增幅分别达38%和32%。新增农好美食一条街、商业步行街、干货粮油特色街和冻品特色街等四条精品街区。下半年新增花卉宠物、百货日杂两个特色街,满足市民“一站式”购物需求。

三、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共同富裕”效应。统筹推进“供销食惠仓”改造项目建设,项目总面积1.1万平方米,做好服务全省26个山区县特色农产品、各地市区域公用品牌代表农产品、进口商品等为一体的精品农产品展示销售场馆,突出家“金农好好”品牌授权企业产品,开展5G直播、特色产业培训、产销对接服务。其中年上半年销售对口地区、26县的农产品超0万元。通过“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市场”的运作模式,在金华市郊塔石乡、罗店镇盘前村等地建立高山萝卜、西红柿等蔬菜基地0余亩,在汤溪镇、东孝乡等乡镇建立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余亩,参股建立专业合作社5个,建立带动本地其他农产品形成特色交易区,年交易量超10万吨。构建华东地区大宗农产品销售通道,引入山东大白菜、大蒜,内蒙土豆,甘肃包心菜,福建、贵州茶叶等大宗农产品,带动本地农产品向外辐射。年直接联结带动农民合作社余家,带动家庭农场数2家。创新建立应急储备机制,与市场20余户蔬菜经营大户、本地50余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确保在特殊时期市场能保障日供0吨流动蔬菜。

(金华市农合联执委会)

绍兴市农合联实施农产品市场大升级行动

绍兴市农合联大力实施农产品市场大升级行动,今年8月8日,澄港、合心综合市场同时开业迎客。目前绍兴市农合联执委会(绍兴市供销社)农贸市场总数增加到11家,总经营面积近0平方米,摊位(店铺)个(间)。今年已实现农贸市场交易额14.59亿元,粮食批发实体交易额6.7亿元,巩固供销社农贸市场在市区“菜篮子”供应保障中的主渠道作用和公益性建设中的领头羊地位。

一、建好五星级智慧化农产品市场。该市供销社直属的市场公司与镜湖开发办下属开发建设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按照市区高标准、五星级现代农贸市场的定位建设智慧化农产品市场。新建成的市场设有服务台、食品检测室、经营户之家、母婴室,配置中央空调、垃圾减量处理设备、人流自动统计和自动测温报警系统,实现场内wifi和实时监控全覆盖,采用LED节能照明系统。场内摊位划行归市,行业设置齐全,并提供便民早餐、夜间水果超市等社区便民服务。场外设置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专用区域。

二、巩固省级“五化”市场创建成果。大江、大云、东街三个市场通过省级“五化”(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市场验收。并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化,重新修订《经营户诚信考核奖励办法》,市场公司每年从摊位租金中提取10%设立文明诚信基金,对优秀经营户进行考核奖励。上半年“大江鲜生”智慧市场线上总商品量达种,日常上架3种,共成交笔64.61万元,会员数达到名。

三、创新运管保供做足“公益性”服务。市场公司配合市商务局,做好冰冻、台风等极端天气和节假日消费旺季的农产品储备,为经营户提供免费仓储场地,确保供应、稳定物价。同时,运用数字化监管,依托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市场供求行情进行实时监测和每个商户每天、每月、每季、每年销售情况统计、分析,商品走俏与滞销情况一目了然,及时指导经营者调整进货配置。澄港市场探索改变传统市场招租前期一次性收费模式,采用固定租金加销售提成收费模式,减少经营户前期投入,使经营户与市场方联系更加紧密。

(绍兴市农合联执委会)

平湖市农合联实施强村富民大带动行动

平湖市是全省重要粮食生产区。平湖市农合联推进粮食全产业链建设,深入探索为农服务社会化体系,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强村富民。

一、推动小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一是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化。依托“浙农服”平台,加快发展大合作、大服务、大产业,将社会化服务公司、农合联(供销社)、镇街道结合起来,以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数字化为主,组建粮食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运行主体,形成以村集体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新型粮食全产业链帮农促富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强粮食全产业链试点示范化。粮食全产业链项目计划第一年在新仓镇先行试点服务1万亩,第二年至第三年全市推广服务5万亩,涉及村集体在土地流转及基础服务上收入增加20%,同时建立共同富裕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帮助扶持低收入农民发展粮食产业,推动共同富裕。三是支持稻米产业优质化。平湖市稻米产业化联合体联结基地面积46亩,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能力为每年5万亩,粮食烘干能力达到每年6.5万吨,优质大米加工能力达到每年1.5万吨。年建成运行全省首个稻米产业数字孪生监测中心,全面推进农业产业智联网数字供应链转型。

二、强化跨域结对协作发展驱动强村富民。一是开创山海协作新模式。建成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实行统一定点采购、统一制定价格、统一安全监测、统一加工分拣、统一配送服务“五统一”服务。完成“产地品控+专线运输+线上线下联盟圈展销”专项产品流通销售网络设计。与合作社及生产基地建立产销合作关系。参与松阳县联合大厦项目共建工作,年建成后,开展两地农特产展示展销、生鲜超市、区域农产配送、餐饮住宿等业务,为促进平湖松阳两地农业产业合作交流、低收入农户增收开创两地互惠共赢新局。与松阳合作共建农产品物联基地,作为浙西南农产品流通的总部,逐步实现山海协作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二是打通品牌产销新渠道。组织召开“金平湖”品牌产销对接会,浙江新创农合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与3家“金平湖”品牌授权主体签订产销合作框架协议;“金平湖”鲜到家体验店上线金平湖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扩展线上联动线下,双向驱动发展。三是指明区域联动新方向。平湖市供销社发挥自身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数字农合联等方面的经验,帮助松阳县构建智能化、数字化产销服务平台。山海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项目落地后,双地加紧合作,年5月,向平湖市运送松阳土猪肉斤、*牛肉斤等农产品;“浙农服”平台使嘉兴4.3万农户享受到便利,并向江苏、吉林、四川、广东、上海等5个省市推广应用,打造全国性的农业公共服务平台。

三、推进全域绿色发展促进强村富民。一是全域发展特色产业农合联。新建、重组由镇、村、低收入农户及各类主体参与的实体化运营平台;挖掘、整合各类涉农公共服务资源,开展大田托管、农村环境提升等为农服务项目,研究各成员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向低收入农户倾斜的利益分配制度,实现改革成果各成员共享,目前平湖因地制宜发展水产、稻米、芦笋、西瓜等四家产业农合联,其中,西瓜产业农合联于年7月组建成立。二是全域推进农废回收工作。年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60.4吨,处置56.48吨,废旧农膜回收.43吨,处置.43吨。农废回收率95%以上,农业投入品减量15%,服务超73万次。三是全域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平湖市已有81台人脸识别一体机,通过农资销售网点信息化改造,全面实施网点入库、刷脸实名制购买、农药使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流程全记录,基本实现农资企业和农资店全覆盖、农药流通全程可追溯、补贴实时发放,并根据每户农户的种地面积自动算出农药总量,倡导农户少用农药、科学管理,走向绿色种植。

(平湖市农合联执委会)

义乌市农合联实施乡村新消费大发展行动

义乌市农合联持续“三位一体”改革,聚焦乡村新消费“三新”战略,实施新乡村消费大发展行动,共创乡村商业新生态,谋求乡村文化新发展,为乡村振兴再添新引擎。

一、搭建新平台,共创乡村商业新生态。一是搭建商业综合体平台,打造经济新商圈。紧抓城市有机更新发展机遇,打造一批“农商旅文体”一体的经济新商圈。启动建设佛堂剡溪邻里中心项目和福田社区邻里中心项目,现已建成佛堂蟠龙社区邻里中心,预计年销售额2亿元,净利润约万元以上。二是搭建“线上线下展销平台,助力农民增收。联合社会资本搭建“绿禾网”,开设“淘宝义乌馆”,对接本地农产品进驻“农村淘宝”“京东生鲜”,拓展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打通优质农副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利用乌商农韵、农民信箱等免费发布产供销市场信息,引导农业主体上网“触电”。开设农产品网货中心和体验中心,协作共建金华农特产品牌服务中心,组织农合联成员参加各类展会,五年间农产品交易额累计7亿元。三是搭建数字化平台,搭乘数字经济“快车”。打造义乌市首家“农”字号电子商务孵化平台--农创园,形成集农产品展销、电商运营、创意研发、农特微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实现销售额6.59亿元。与电信义乌分公司合力打造义乌首个5G网红直播大楼,带动本土电商在技术、商业、生态资源、网络品牌等方面全面升级,1-7月实现销售额0万余元,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场,培训人员3余人。推进智慧农资建设,在24家农资经营服务点投入运行“农资实名制管理平台”信息化监管系统,开启义乌农资实名制购销“刷脸”时代。

二、探索新模式,谋求乡村文化新发展。一是探索文化展示与文创产品销售相结合的新模式。在佛堂老街设立义乌供销印象馆,展销非遗项目彩色剪纸、孔村白糖、具有供销文化背景的义供红糖等文创产品;二楼供销文化展示区集中展示供销合作社从统购统销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非凡历程。二是探索社有品牌发展新模式。做强“义供”品牌,将义供文化与特色农产品结合,“亿民”月饼和“义供”红糖知名度日益提升,“亿民”月饼获得“浙江省质量信得过产品”,“义供”红糖被评为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金奖,累计销售额超0万元。

三、抢抓新机遇,迈进服务乡村建设新阶段。一是抢抓城市有机更新机遇。聚智聚力,探索闲置农房批量改造经营方式,实现从“形象差、规模小、分布散”到“服务强、规模大、质量高”的质变。置换、改造、新建涉及土地面积18.3万余平方米,占全系统资产50.4%。建成现代农业服务中心10个,其中8个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为周边农户、居民提供“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乐”一站式生活服务,改善农村生活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二是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推进最美田园建设,廿三里“华溪谷田园”、后宅“花间花海”被评为省级“最美田园”。结合全市十条精品线建设和星级和美乡村创建,引导农合联成员开展创意生产,建成道人峰茶文化园、飞扬农机稻田艺术和大陈猕猴桃产业园等一批农业文化创意、旅游创意、营销创意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

(义乌市农合联执委会)

永康市农合联实施为农服务五大行动

一、开展农资物流配送体系大联盟行动。建立以农合联平台为依托、市兴合农资公司为主体、现代综合服务中心为基础的现代农资经营服务新格局。全市62个农资网点均开展“点对点”预约销售服务,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目前已送肥到田间地头吨。方山柿产业农合联发挥产业农合联平台的生产服务功能,整合农资供应资源,开展专用肥料定制服务,统防统治,对方山柿田间管理所需用肥进行统一采购,统一科学施肥。

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大协作行动。蚕桑产业农合联在碧湍里蚕桑基地开展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彩色茧杂交种饲养、管理技术示范推广”,实行蚕种、蚕用物资、技术送上门服务,联系农合联会员,发送生产,天气、市场行情等信息。年已下乡辅导人次,指导培训蚕农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多份,桑园管理水平和蚕茧质量得到提高。

三、开展品牌农产品大联销行动。依托华联溪心店平台打造平方米的永康名优农产品展馆,借助“金农好好”农产品区域品牌引进金华九大县(市、区)的金华金字、丽水山耕、义乌红糖、武义宣莲、庆元百山祖等30多个品牌的优质农产品,开馆以来,已销售农特产品20多万元。

四、开展秸秆利用大推进行动。永康市美丽乡村公司与永康市鼎昆农业(原永康市唐先农作物秸秆收贮运中心)开展合作,将由餐厨垃圾处理产出的初级肥与唐先镇当地的葡萄秸秆、畜禽粪便结合发酵,制成商品有机肥。农户拿葡萄秸秆来换取成品有机肥。“秸秆换肥”帮农户处理大量秸秆,“换废为宝”获取商品有机肥,减少用肥成本;带动有机肥使用,推动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空气污染,推进农业生态循环和美丽田园的建设。

五、开展农村信用服务大优化行动。该市农合联积极推进信用服务功能建设,多渠道缓解农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联合永康农商银行“农合贷”、浙江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浙里担”、社有企业永康市康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平台,已开展信用评定数家、信用评定率%,授信数家、授信率达90%以上。农合联会员万元以下免担保贷款余额万元。该市蚕桑产业农合联与农银村镇银行合作,筛选出19户社员作为信贷支持对象,由村镇银行发放支农信贷资金94.8万元。

(永康市农合联执委会)

浦江县农合联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大联建行动

浦江县农合联持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主动对接*府部门开展*企合作,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大联建行动,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加快构建“*府+企业+基地”的葡萄智慧物流模式,破解农产品物流难题,实现从产地“最先一公里”到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全程服务,推动物流服务提质增效,服务产业发展和百姓增收。

一、构建全覆盖物流阵地,抢跑“最先一公里”。结合“快递下乡”“快递进村”工程,投入资金万元,在浦江经济开发区租赁闲置厂房1平方米,建成日处理2万件葡萄标准箱的浦江葡萄基地仓储物流中心,为全县葡农提供物流运营、包装、销售、冷链配送等一条龙服务。在全县各乡镇邮*网点和葡萄专业村设立揽收点18个,配设智慧物流自助打单机40台。年均寄递业务量突破10万件,带动销售万元。

二、推进数字化高效协同,实现“高级保鲜”。智慧物流中心设冷藏区、包装区、分拣处理区。冷藏区建有平方米冷库两座,设计温度冷冻库-20℃、保鲜库0-5℃。包装区按装箱、充气、封箱流程设60个工位,通过传输带实现流水作业,满足箱/天包装能力,较传统包装处理效率提升30%以上。分拣处理区建造两条流水线,按“两进四出”设计,通过DWS技术实现全自动收寄、分路向传输,处理能力0件/小时,通过数字赋能,葡萄寄递物流成本整体下降20%以上。

三、靶向发力冷链配送,跑赢“最后一公里”。为破解葡萄销售难、物流难、品控难,葡萄智慧物流中心经过合理分区,配置先进设备,满足葡萄上市旺季的收寄需求。针对覆盖长三角主要城市11个路向开通专线14条,采用点对点、城市落地配的快捷直配运行模式。智慧物流项目配备省内各地、上海、苏州等地12小时送达直通冷链车,北京、广州、深圳等地24小时到达。今年开通浦江葡萄杭州“同城配”,采用点对点直配物流结合“EMS极速鲜”品牌邮寄服务模式,通过系统下单、产品揽收、冷链运输、分拨配送,做到葡萄销售“早上下树、晚上上桌”。使用杭州“同城配”寄递业务中,通过改进包装降低邮寄费用50%以上,且全程使用冷链车运输,当天下午就直接投递到户,较传统快递提速15小时以上,实现寄递“当日达”。

(浦江县农合联执委会)

青田县农合联实施强村富民大带动行动

青田县中药材产业农合联立足中药材生态价值转换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目标,通过全产业链转型探索,产销模式创新改革,统筹提升产业联合,“变荒地为宝地”,实现亩收超00元,助农增收达0万元。

一、产业联合抱团激活“动力源”。年青田县中药材产业农合联正式成立,积极引导和带动农民经营中药材生产销售,提高中药材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一是“八个一”标准建设促规范。围绕“一个产业带头人”“一位首席专家”“一个发展目标”“一套扶持*策”“一个管理团队”“一套管理制度”“一场产业服务活动”“一体化服务平台”等“八个一”规范标准开展中药材产业农合联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效率,实现“拎包式”服务出实效。二是“统租分包”有保障。根据“统租分包”模式,整合资源,统一流转,累计流转户农户,共1多亩耕地。土地经整理后整片分包给低收入农户,农户根据“七个统一”(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收购、统一销售管理、统一使用品牌,标准统一规范)开展种植。待农产品收获后按产量向农户计发承包金,让农民获得“地租+承包工资”双向收益。三是信用服务解后忧。量身定做金融服务,建立农合联会员评级及分类管理体系,为农业主体提供多项个性化和全面化服务。与青田县农商行签订万元的授信协议,帮助解决产业带头企业碧丰公司融资万元。成立青田县农业产业资金互助会,贷款金额累计万,由互助会内部资金互助16笔、累计万。选派专业人员组成金融顾问小组进驻中药材产业农合联,切实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龙头引领争当壮链“先行者”。青田县农合联执委会依托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动山区农户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重点培育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中药材产业链“链主”,带动各类主体融合发展。努力形*头企业引领、农合联会员跟进、小农户参与的中药材产业主体“雁阵”格局,提高产业创新力,实现会员增收致富。一是产研融合提升硬实力。依托高校人才、智力及科研成果等优势,努力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科研动能。积极推进与浙江大学、浙江省中药材研究所等省市高校、社科院合作的科研项目。在百合种苗培育和浙贝母高山育苗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既为百合种球的人工繁育产业化奠定基础,又填补低海拔百合种植的市场空白。发力源头创新,确定行业标准,立项通过浙江省浙贝母生态种植地方标准,丽水市浙贝母良种繁育地方标准等多项省市县域标准,树立行业标准示范杆,保障产业市场竞争力。二是流程再造延伸产业链。深化纵向产业链,贯通产加销,在原有中药材种苗培育、生产、物流、销售基础上增加仓储、烘干加工、服务等各环节,带动各主体链接成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为中药材产业创造新供给。拓展横向新功能,融合农文旅,培育新业态。利用百合和稻鱼米种植基地资源,成功举办多届“稻鱼之恋”旅游文化节和“百合休闲游”青年人才联谊活动,实现一产三产无缝对接。百合活动观光游客累计约3万人次,给当地农户增加旅游业收入万元以上,促进村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三是拓宽渠道打造新体系。以百合为基础,积极打造百合+种苗培育、花束盆栽、花田旅游、浙贝母药用“1+N”产业销售体系。成立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开展线上网络直播售卖,丰富产业全流程销售,累计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多万元。瞄准“花经济”新市场,改种百合品种,花束畅销周边县市花卉市场,提升百合经济附加值。通过“百合花售卖+种苗培育+浙贝母加工”模式直接使部分亩收从原来1万元增至高达3万,助农提升三倍收入。

三、模式创新念好价值转换“致富经”。建立“生态+、服务+、联结+”机制,探索把中药材原始生态价值转化为产业经济价值的有效路径,集资聚源协同谋发展,累计带动农户直接收益万,帮助村集体增收万元,为经济薄弱村创造更多集体利益。一是扩大基地建设,推广生态发展模式。在全县巨浦乡、东源镇、吴坑乡、小舟山乡等6个乡镇建立中药材示范基地共13处,包含百合、浙贝母种苗育苗及商品示范基地累计共亩次。在稻鱼共生农遗产业技术基础上,建立推广“稻+药”轮作农业发展模式。设立“浙贝母-青田稻鱼米”轮作栽培推广试点,既填补水稻收割后土地空白期,又减少浙贝母种养时期地下虫害,两者互相裨益,效益明显,提高种植效率,被丽水市委评为十大消薄模式。二是创新服务模式,确保农户增产增收。创新社会化服务方式,实行借种包收模式把种子借给农户,采取订单式种植,签定保底回收合同,采收后扣除借种的成本后按照最保底价格每亩产值00元收购,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的问题和“种出来卖给谁”的后顾之忧,推动中药材产业科学种植推广,实现“一亩田万元钱”的收益效应。借种中药材种苗万多斤,涉及低收入农户余户,增加农户就业收入0余万。三是建立产业联结,组织体系协同发展。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扶贫重点村集体组织等生产主体签订产业合作协议,建立产业联合体,凝聚组织合力组建“产业联结”共同体。一方出土地人力,一方出服务资源,售卖后按比例分成,使产业联结方获得“基本价+超额分成”的收益。产业布局多点推广,将“产业联结”模式辐射周边县市地区,目前在丽水市5个县6个乡镇26个行*村实现联结基地1亩,增加就业岗位余个,增加农民就业收入余万。

(青田县农合联执委会)

台州市*岩区宁溪镇农合联实施为农服务两大行动

台州市*岩区宁溪镇农合联实施品牌农产品大联销行动和强村富民大带动行动,从品牌培育、标准生产、规范管理、产品经营等入手,打响“土货”品牌,服务产业振兴,推进共同富裕。

一、实施品牌农产品大联销行动。一是强组织、搭平台,推进传统作坊提档升级。将辖区内的农场、合作社、加工作坊等土特产生产单位纳入农合联会员,为会员提供*策帮扶、技术指导等系列服务。筛选出一批生产技术好、积极性高,涵盖鲜果、鲜蔬、面食、炒货、豆制品等10个大类的行业领先会员,形成推进加工作坊规范化建设的合力。在下周村建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推进宁溪特色农产品集约化生产。二是定标准、严管理,推动传统特产品质提升。为提升品质、规范管理,宁溪镇农合联制定传统土特产生产管理办法,探索“公司+小作坊”运作模式,注册台州市*岩区鑫旺农产品公司,由该公司牵头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家庭小工场、小作坊集合在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内,纳入公司管理体系,统一管理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等。同时建立研发队伍,研究口味改良、品质保鲜等技术。针对原先传统产品“无证、无规范包装、无市场监管”的“三无”现象,从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督入手,对生产原料、生产、工艺、产品品质进行把关,并统一进行杀菌、密封等处理,按照食品包装标准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传统土特产加工成品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三是树品牌、拓渠道,推动名优产品走出山区。注册“鹿宁宁”“鹿西西”品牌作为宁溪镇农合联品牌,设计统一品牌标识,规范麦鼓头、红糖烤糖、绿豆面等系列产品包装,打造有辨识度的宁溪特产品牌。通过“线上+线下”拓宽销路,建成2家特色产品实体专卖店,同时积极与超市、商场以及微商对接,推广订单式生产,开发台州农产品宁溪特色馆

1
查看完整版本: 工作交流第21期